在愈发激烈的车市竞争中,即使是上汽集团这样的“巨轮”也航行得不够轻松。
4月8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产销快报。数据显示,虽然今年3月集团共销售汽车38.14万辆,同比增长了8.41%,但整个一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了6.4%至83.42万辆。
其中,旗下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表现有喜有忧。上汽大众今年一季度销量实现了9.6%的同比增长,呈现回暖之势。而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车仍在滑坡中挣扎,一季度销量分别同比下滑了40.04%和17.27%。
这种情况不是短期的“失误”,而是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车圈能见度》查询发现,自2019年开始,上汽集团的整体销量便连续5年下滑,这背后更是有4年连带着净利润也不断走低。
危机已然来临,新时代下宣称将以自主、新能源、海外市场作为新“三驾马车”拉动前行的上汽集团,还能守住自己的汽车行业“老大哥”之位吗?
销量、净利多年下滑
上汽集团是国内规模领先的汽车企业,主要业务包括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移动出行服务业务和汽车相关金融、保险和投资业务。
其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智己汽车、上汽乘用车分公司、飞凡汽车、上汽大众、上汽奥迪、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南京依维柯、上汽轻卡、上海申沃等。
去年,面对价格竞争空前激烈、行业变革加速演进等多重挑战,上汽集团实现了整车销量502.1万辆,连续18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新能源车和海外销量也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112.3万辆和120.8万辆。
不过,在这个“18年第一”背后,身为中国汽车产业“老大哥”的上汽集团,早已不能高枕无忧,不仅销量连续多年下滑,就连盈利状况似乎也紧张了起来。
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年销量尽管仍保持国内第一,但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5.31%,与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长的态势相比,亦有些“背道而驰”。同时,公司虽然实现营业收入7447.05亿元,同比增长0.09%,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12.48%至141.06亿元。
而相似的情况在之前几年都有上演。2022年,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440.63亿元,同比下降4.59%;归母净利润161.18亿元,同比下降34.30%。同期,公司销量为530.26万辆,同比下降2.94%。
2019年和2020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8433.24亿元、7421.32亿元,同比分别下滑6.53%和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03亿元、204.31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8.90%和20.20%。同期销量分别为623.8万辆、560.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54%和10.22%。
中间的2021年稍有起伏,实现营业收入7798.46亿元,归母净利润245.33亿元,这两项同比2020年有所上升,但546.35万辆的销量,未能同比止跌。
对比来看,在2018年的巅峰时期,即使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寒冬”,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上汽集团依然能够稳中有进,实现逆势增长。
当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达到了9021.94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到了360.09亿元,整车销售量也一举突破705万辆。也就是说,从2019年开始,上汽集团的销量便逐年递减,其中有4年连带着净利润也不断走低。
纵观这几年,上汽集团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合资品牌蒸蒸日上,到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被侵蚀,再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神仙打架的变化,其身在其中,虽有意识调转船舵,却因过于巨大,而显得颇为缓慢。
老“三驾马车”动力不足
从过往的销售数据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这三大品牌对上汽集团的贡献最大,销量份额一度在集团占比超过90%,因此也被认为是拉动公司整体发展的“三驾马车”。
在发展势头很好的2018年,上汽集团在公开的2017年“成绩单”中对“三驾马车”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主要合资整车企业勇于担当中流砥柱,历史性的形成了3家“两百万辆企业”。
其中,上汽大众销量达到206.3万辆,继续在国内乘用车企业排名第一;上汽通用年销量首次跃过200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全年销量突破215万辆,中国车企年销量第一的榜首地位不动摇。
接着在2018年的“成绩单”中,上汽集团再次重点提及三家主要整车合资企业,表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在国内整车企业销量四强中占据三席。
其中,上汽大众位列国内汽车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四年蝉联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在激烈的豪华车竞争中,继续保持强势表现;上汽通用五菱宝骏510、310和五菱宏光等产品,长期稳居细分市场销量排行榜前列。
然而,在销量下滑的这几年,作为上汽集团销量主要担当的“三驾马车”似乎反而成了“罪魁祸首”。
以2019年为例,当年上汽集团整体销量同比下滑了11.54%,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全军覆没”,分别同比下滑了3.07%、18.78%和19.42%。
2020年-2022年,三大合资企业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像是上汽大众在2020年和2021年销量下滑幅度严重,同比减少达到了24.79%和17.50%;上汽通用在这三年是“节节败退”,从146.75万辆一路下滑到117.01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则是不进不退,从2020年的160.01万辆变成了2022年的160万辆。
去年,情况进一步恶化。上汽大众销量为121.50万辆,同比下滑8.01%;上汽通用销量达100.10万辆,同比下滑14.45%;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达140.31万辆,同比下滑12.31%。
综合计算,2023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这“三驾马车”比2022年少卖了47.19万辆,对比2017年的3个“两百万辆”更是大打折扣。
因而,近两年,上汽集团的“三驾马车”之说有了变化。在2022年3月上汽集团发布的新闻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创新技术的积极赋能下,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海外出口均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成为拉动增长的“新三驾马车”。
这样的变化背后,有加速拥抱变革、开拓智能电动时代“新赛道”的积极态度,恐怕也有对于老“三驾马车”全部疲软的无奈。
新“三驾马车”隐忧暗存
在“新赛道”上,上汽集团确实在加力快跑。首先拿自主品牌来说,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最近三年的销量规模不断攀升,智己汽车也渐渐打开了市场。2023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达277.5万辆,占集团销量比重超过55%,较2022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其次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23年上汽集团成绩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112.3万辆,同比增长4.6%,销量位居国内车企第二。其中,智己汽车去年销售3.83万辆,同比增长665%;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售新能源车35.8万辆,同比增长43.5%。
最后在海外市场,上汽集团也实现了领跑。2023年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连续第八年蝉联国内行业第一。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近92%,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近24%。
不过,在这新“三驾马车”奋力向前拉动的时候,背后也不是没有隐忧。比如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依旧有一些问题。
目前,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销量较好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和五菱缤果,按照懂车帝数据,今年3月的销量分别为1.6万辆和1.13万辆。虽然销量不错,但是小型车和微型车的盈利能力实在堪忧。
早前日本名古屋大学曾专门拆了一辆3.88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他们推算这款车的成本大概是2.69万元,单车利润很低。因此,对于上汽集团来说,小型和微型电动车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提升销售数据,并不指望过多盈利。
再来看看上汽大众ID系列,上市以来关于车机系统的问题屡被提及,车机频繁断网、频繁启动,各种故障码随机出现,导航、娱乐系统不能使用,大小屏幕双黑,倒车影像消失,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失效等,不由让消费者质疑大众能否造好新能源汽车。
最新的3月数据显示,上汽大众ID.家族单月销量破万,同比增长30%,虽然已经成为合资品牌电动车中的佼佼者,但是和头部新势力的销量相比,依旧有很大距离。
而在海外市场方面,目前上汽集团拥有上汽正大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有限公司和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三大海外基地。
去年,上汽正大有限公司销量为2.22万辆,同比大降31.83%;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有限公司销量2.51万辆,同比下滑16.55%;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销量6.2万辆,同比增长27.86%,
也就是说,目前上汽集团旗下只有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是海外唯一销量正增长的工厂基地。众所周知,名爵是上汽收购的英国品牌,因而在欧洲市场本身就享有较高的接受度。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汽集团的出海成绩单含金量还有提升的空间。
另外,在自主品牌方面,曾经坐上自主品牌“头部玩家”宝座的荣威这几年也有些迷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荣威品牌都被质疑产品更迭缓慢、技术竞争力不足,而陷入了“吃老本”的窘境。
要知道在最辉煌的2017年,荣威曾凭借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全年销量冲到38.5万辆,月均销量超过3.2万辆。然而今年3月,懂车帝数据显示,其月销量已经不足1万辆。
如此看来,新“三驾马车”虽然较老“三驾马车”更有动力,但能否将上汽集团拉回巅峰时期,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