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电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作用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玲在昨天结束的为期四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将促进大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因为人才反过来又会刺激更高质量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他补充说,能够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相结合的大学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高等教育和人才中心。
丁告诉第一财经,人工智能对算力和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调整这种不可持续的激增的关键是培养能够专注于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创新型领导者。他指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确实需要加强其与源头相关的创新技术。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表示,生产质量增长的新时代需要两类人才:杰出的工程师和能够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将产品转化为产业的人。熊指出,人工智能改变了科研的范式,要求大学培养更多的第二类人才。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大学仍然是科技知识的源泉和创造者,但企业在识别和把握社会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可以为大学提供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大学不同于企业,但也是密不可分的,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说。他补充说,他们应该携手合作。
许多人认为,企业应该在多个科学研究领域超越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吴峰说。然而,吴指出,大学和公司各有优势,并补充说,人工智能在协助基础科学发展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