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袭卷全球,在当今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许多产业相继导入AI技术,带来了无限的机会AI发展背后,却潜藏缺电隐忧。
AI是目前全球各地都在抢攻的重要领域,未来的运算速度越来愈快,全球电力供应需求也将持续暴增,而AI在处理大量数据时,相当耗能、耗电,如何安全的电力满足,成为市场思考的问题。
国际能源总署今年初估计,截至2022年,数据中心、加密货币和AI相关领域的电力消耗,以上3类领域的用电量加总占全球能源需求近2%,到2026年需求量会翻倍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博士生德伏里斯研究指出,预估到2027年,AI领域1年用电约为850亿到1340亿度电,「等于是到时仅AI耗电,就约占全球用电的0.5%」。
马斯克:电力供应恐阻AI发展
对此,特斯拉CEO马斯克、Meta首席执行官札克伯格等科技巨头们都指电力供应恐阻碍AI发展,警告「新的能源危机即将到来」
AI,随意下达几个指令,或是鼠标点几下,就能生成出一段文字、图像、图像,但其背后会的耗能远比想象中的多更多。
据悉,AI的能源需求分成两大部分,1是训练语言模型所消耗的电力,2是推论阶段,将训练到一定程度的模型置入实际场景,并透过提示让AI生成初始响应,这两个阶段都有高密集的能源需求。
未来10年台湾用电年成长率成长3倍
《新苏黎世报》先前1篇长篇以「没有台湾,就没有人工智能」为题的文章指出,AI开发者需要算力更强、能耗更低的新1代芯片,而这类晶片约90%来自台湾,没有台湾,全球芯片和相关供应链就会陷入瘫痪。
先前在台掀起AI旋风的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说:「台湾为全球AI技术奠定了基础。」
根据我国台电推估,在半导体和AI产业用电增加之下,今年到2033年,台湾用电量年均成长率将达2.8%、平均年增90亿度用电; 预估到了2033年,全年用电量将较今年成长28%。 以用电夜尖峰负载来看,同样年均成长2.8%,是过去10年年均成长0.9%的3倍。
科技巨头需电大 带动电力股上涨
而根据台媒报导,台电公司董事长曾文生8月时,点出未来6大挑战,包括用电成长率倍增、需求型态改变、加速开发电源、强化电网韧性、区域供需平衡,以及加速减碳。
其中面对用电成长率倍增,他指出,未来3年供电压力最大,用电年增量集中在AI和半导体产业,用电需求增加最多的是新竹与高雄科学园区。
换句话说,台湾若要发展AI及研发中心,至少要有稳定的电力,更不用说像是AI超级计算机这般高耗能设备,就连硬体散热、冷却也皆需耗费大量电力。
8月我国总统赖清德在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上表示,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除确保稳定供电、优先努力开发多元绿能之外,「我们也不排除任何有助于净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来新的、先进的核能技术。」
由于AI数据中心需要极大的电量进行运算,各大科技巨头购电需求若渴,带动资金聚焦电力概念股,以知名发电公司Vistra为例,今年初至10月22日,股价已大涨228.45%,分析师认为,这波由AI带动的大涨行情,未来仍有持续走升的条件。
麦肯锡1篇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电力将成为各情境下最大的能源来源。 而根据报道,今年MSCI亚太公用事业指数历经两年低迷后强势反弹,今年大涨超过10%,这一表现在MSCI亚洲大盘各行业中仅次于科技股。
摩根大通看好电力股
摩根大通分析师Jeremy Tonet1篇研究报告指出,电力股「还会再高」,理由除了AI对电力市场带来结构性成长动能,还加上交通工具、供暖系统电气化趋势,以及制造业回流美国推升工业用电量,在多个利多消息加持下,看好电力股后市。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未来AI无疑会有更庞大的成长,为支撑数据中心运作,消耗能源的程度只会更大,大到足以威胁当地电网,若能利用AI找到节能的方法,也许有助于纾解缺电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