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外媒报道,屈臣氏集团第二大股东的高层人士公开表示,屈臣氏集团的分拆上市计划仍在筹划中。
据悉,早在2014年前后,屈臣氏集团母公司长江和记就曾酝酿过让屈臣氏在香港、伦敦两地独立上市,但随后又不了了之。时隔十年,屈臣氏集团缘何再提此事?
时隔十年重提上市计划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前,屈臣氏集团第二大股东、持有集团约25%股权的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其副首席执行长谢松辉表示,屈臣氏的上市计划仍然存在,且目标不变,但最终由屈臣氏董事局及管理层决定上市时间、地点、集资额等,并强调了屈臣氏业务整体表现继续良好。
截自《华尔街日报》官网
“仍然存在、目标不变”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对十年前屈臣氏分拆上市计划不了了之的回应。
为行业熟知,屈臣氏集团为港股上市公司长江和记(曾用名:和记黄埔)旗下的子公司,长江和记实控人为李嘉诚。
据公开报道,2013年末,长江和记就曾提出希望将屈臣氏集团分拆,可能包括在香港和英国两地进行双重上市,同时预计出售约25%的股权,拟募集资金702亿至780亿港币。而公开招股时间,最快可能在2014年上半年。
随着消息越演越烈,2014年2月,李嘉诚在出席长江和记业绩会时也表示,“会在两个地方上市,因市值相当大,但香港一定是其中之一。”
当市场还在纷纷猜测上市地点和时间时,2014年3月,长江和记突然宣布改变屈臣氏分拆上市计划,以440亿港元价格将屈臣氏24.95%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自此,淡马锡也成为了屈臣氏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因25%股权落入了淡马锡的口袋,屈臣氏的分拆上市计划也随之被搁置。而在这之后的10年,据了解屈臣氏的人士指出,或因受到疫情及市场疲弱的影响,屈臣氏的上市计划更是一延再延。
意外的是,屈臣氏的分拆上市计划,又被淡马锡相关负责人重提。据悉,此次拆分上市潜在价值可能达数十亿美元。但截至发稿,长江和记、屈臣氏集团方并未对该消息做出公开回应,青眼号外亦向接近屈臣氏中国的相关人士求证,未获正面回复。
就此消息,也有相关行业人士指出,屈臣氏分拆上市虽然有助于释放集团价值,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分拆上市需要考虑市场环境、投资者接受程度、公司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分拆上市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
但无论如何,屈臣氏分拆上市计划再次被提及,无疑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关注和期待。
一心求变的屈臣氏
众所周知的是,企业上市后,不仅可以提高业务透明度,上市后所募集的资金也可用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特定业务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为集团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对如今的屈臣氏而言,也尤为重要。
青眼号外了解到,成立于1841年的屈臣氏最早是在香港、英国等市场活动。在此阶段,通过收购英国的Superdrug、德国最大的药妆连锁Rossman 40%的股权以及全球其他头部药品及化妆品零售公司,到2006年,屈臣氏成功挤入了全球健康和美容零售商前三行列。
2007年前后,屈臣氏从积极的对外策略转变为侧重在亚洲等新兴市场的有机增长战略,把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大陆重新归入发展第一梯队。
截至目前,屈臣氏集团还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和美容产品零售商,旗下拥有包括屈臣氏、玛莉娜、百佳永辉等在内的12个零售品牌,超1.65万家实体及网上店铺。
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屈臣氏集团的部分业务已显露疲态。据长江和记财报,2023财年,屈臣氏集团全球营收为1833.44亿港币,同比增长8%;EBITDA(税息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62.26亿港币,同比增长13%。但对屈臣氏最为重要的中国区,则出现了营收、EBITDA的双双下滑,且EBITDA也录得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
截自长江和记财报
在此背景下,自今年以来,屈臣氏集团管理层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包括2、3月份,百佳超市(香港及澳门)、屈臣氏中国先后换帅。其中,陈志豪和聂薇被任命为屈臣氏中国联席董事总经理,他们被认为是屈臣氏“O+O商业模式”转型的关键人物。
到4月9日,屈臣氏集团宣布任命倪文玲成为行政总裁,她也是屈臣氏集团被纳入长江和记的43年来的首位女性CEO。资料显示,倪文玲2001年进入屈臣氏集团,2013年升任集团首席运营总监,2019年开始兼任屈臣氏亚洲及欧洲的行政总裁。在屈臣氏推动“O+O商业模式”和数字化转型中,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倪文玲
针对倪文玲上任后的工作规划,屈臣氏方表示,倪文玲将全面负责定义集团的愿景,带领团队制定战略,以满足集团以客户为先的战略目标,并继续集团全球投资组合的增长之旅。
而在倪文玲上任的不到两个月后,屈臣氏集团又宣布两年内在亚洲市场投资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10亿元)开设及升级6000家店铺。
而据长江和记公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去年屈臣氏集团在中国及亚洲拥有7700余家门店,对于屈臣氏斥巨资开设与改造这些店铺,有资深人士点评,“差不多是要再造一个屈臣氏的决心了。”
无论屈臣氏最终是否会完成分拆上市,从其今年的动作来看,屈臣氏集团通过一系列变革谋求增长的意图不言而喻。
美妆零售界,起风了!
值得一提的是,迎来重大变化的不只是屈臣氏集团。
在今年4月,丝芙兰宣布任命丁霞为丝芙兰大中华区总经理。据悉,新任总经理丁霞曾任京东商城时尚生活事业群总裁、耐克Nike亚太及拉美地区电子商务副总裁等时尚零售高管职位。
与屈臣氏集团相似,领导层更替的同时,丝芙兰对门店的变革也早已提上日程。据悉,2023年6月,丝芙兰中国首家未来概念店在上海正式开业;同年10月,第二家丝芙兰中国未来概念店在武汉落地。
这种种变化,同样与近年来其业绩表现不及预期息息相关。
据LVMH财报,2023年,丝芙兰所在的精选零售业务有机收入增长了25%,至178.85亿欧元(约1380.44亿元)。其中还特别提到,丝芙兰在销售额和利润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北美、欧洲和中东的势头尤其强劲,商店网络继续扩张,在英国开设两家商店。据LVMH最新财报,精选零售部门今年一季度也延续了增长趋势,在有机基础上增长11%。
与之形成反差的,在2021年营收突破100亿元后,丝芙兰中国便开始收缩,并且净利润也已经连续4年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丝芙兰中国营收87.64亿元,小幅增长,并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近年来,渠道转型和消费环境的变化给以线下消费为主的零售商们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不仅要求它们在数字化转型上迅速行动,以适应购物行为转向线上的趋势,也需要深刻洞察消费者行为,更精准地满足愈发细分且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固地位。
伴随着屈臣氏集团、丝芙兰这两家最具代表性的美妆零售商的变革,整个美妆零售行业也将迎来更加深刻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