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消费赛道出现了一匹“黑马”,那就是本月冲击港股IPO的“小菜园”。
小菜园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定位在大众便民餐饮市场的“新徽菜”,其曾于今年1月份向港交所首次递交上市申请,日前再度更新材料。
小菜园被称为这两年的“消费明星”有两个事实。
一,这两年消费投资退潮,但小菜园于2023年逆势完成2轮融资,投资方均是老牌消费PE加华资本。其第二笔5亿元融资,还成为近年来大众便民餐饮市场最大一笔,投后估值也达到了100亿元。这在这两年趋于沉寂的消费投资中较为罕见。
二,小菜园有营收实力,其在2021年至2013年三年间净赚近10亿元,在50元-100元的中式快餐领域做到了国内第一。
70后安徽厨师开了623家平价中餐店
小菜园的历史要追溯至2013年,是由70后老餐饮人汪书高成立。安徽铜陵农家出身、厨师起步,汪书高在社会上摸爬滚打10多年后开启创业之旅。创办小菜园之前,他创办过安徽铜陵市郊区和谐大酒店、铜陵市汪旺美食林。目前的汪书高正在长江商学院修学。
从酒店连锁经营到转型成立一家价格亲民的中式餐饮,这里面是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判断: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未来极有可能进入有效需求不足、人均购买力下降的低欲望社会。因而小菜园抓住这一消费变化,主打“性价比”而取胜。
除了价格亲民,小菜园的制胜武器是采取了高度标准化、可扩展的经营模式。这里面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信息技术能力,另一个有效的雇员晋升机制。
对于前者,小菜园是将科技与消费有效结合的消费品牌,重视数字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小菜园已陆续上线了SAP系统、CRM会员系统、BI系统、业财一体系统、供应链SCM系统、线上商旅系统等,最大化实现业务的在线化、用户及供应链的数字化。并且,小菜园还开始应用炒菜机器人,提高了店内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对于后者,小菜园有一个比较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其采取门店合伙人模式,店长多由厨师长担任,管理门店多了以后,可以升为区域总。品牌与员工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员工成了门店的主人,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缘于自己的职业背景,汪书高熟知厨师这一群体,并抱着“希望能提高厨师、服务员的地位,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做老板”的想法创业。汪书高也曾多次在内部分享中表示:“小菜园是我们大家的,要让更多的厨师、服务员,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个好的晋升制度甚至说是分润制度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相当重要。除了胖东来,小菜园也是一个很好例证。
10年狂奔,小菜园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进攻,从安徽铜陵本地市场为中心,向池州、芜湖、南京、苏州等地辐射,目前在中国已经有623家门店。至2026年底,小菜园预计将运营超过1100家门店。
2018开始,小菜园实现了第100家门店到第500家门店的突破,这源于中央工厂的成立,全面升级了数字化管理系统。据悉,其由一个中央厨房及12个仓库组成,并拥有一支由200多架车辆组成的自建运输车队,以确保向每家门店有效运送物资。
小菜园一直采取的是直营模式。用汪书高的话来说:“小菜园一直以‘慢热’的形式发展,在进入一个新市场后会根据地方的需求和特点不断调整优化。对于餐饮而言,品质好味道好是企业制胜的核心。所以小菜园不做加盟模式,不求速度,以口碑取胜。”
三年净赚10亿元
小菜园拥有强劲的盈利能力,这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中属于少数。
招股书数据,小菜园的营收主要来自堂食业务及外卖业务。2021年,它的收入是26.45亿元,净赚2.27亿元;2022年收入是32.13亿元,净赚2.37亿元;2023年收入是45.49亿元,净赚5.32亿元。今年前四个月的营收也保持上升,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12.0%。
主打“好吃不贵”,2021年至2023年,小菜园的人均消费金额是65元-66元。即便在疫情发生的3年里,小菜园收入也是只升不降,比如在艰难的2022年,小菜园收入32.13亿元,同比上涨21.5%。
小菜园最大的成本是食材成本、人工成本。报告期内,其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分别为9.1亿、10.8亿、14.3亿,员工成本分别为8.3亿、9.7亿、13.3亿。其毛利率分别是65.5%、66.1%及68.5%。
根据招股书,小菜园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9个月的门店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5.2个月、10.3个月及7.3个月。放在整个行业里来看,比通常是超过18个月的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的速度快多了。
小菜园意图打造线下为主、外卖为辅、线下新零售同步发展的全场景布局。在此基础上,小菜园将施行多品牌经验策略,比如建立“菜手”品牌进军社区餐饮,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开设200-400家社区餐饮门店。此外,公司还打造了“观邸”“复兴楼”等品牌。
加华资本2次押注,投后估值100亿
2023年,小菜园发生了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融资,第二笔5亿元融资更是成为近年来大众便民餐饮市场最大一笔。
2023年12月18日,加华资本以4亿元认购第一轮优先股,持股6.01%计,小菜园估值为66.56亿元;再按2024年1月8日,加华资本以1亿元代价认购107.53股第二轮优先股,持股1%计,小菜园估值为100亿元。21天,小菜园的估值就增长了近33.5亿元。同时,小菜园还与加华资本签了对赌协议。
作为大家较为熟知的中国消费行业头部机构,加华资本成立于2007年,创始人是知名投资人宋向前。在加华资本发展的16年里,中国投资从TMT热到硬科技热,加华资本始终在投消费。据悉,加华资本在2023年看了很多项目,但也仅出手了两次,便是小菜园。
“如今的商业竞争本质上竞争的是企业家的认知,更是竞争的企业家的心性和利他精神,要成为长期持续的事业赢家,就需要以利他精神驱动补短板、练内功的训练。这种反身性在短期会明显拖累企业发展,长期来看却是谋定而动的高维智慧。从汪书高董事长为首的小菜园团队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智慧。”谈及为何投资小菜园时,宋向前表示。
加华资本进入后,从品牌新的战略到落地,参与进了小菜园的日常运营。为了引入高水平的财务管理者,宋向前还亲自面试每一个CFO候选人。小菜园从企业战略制定到从无到有搭建内控体系,完善公司的BI、会员系统,加华资本都有参与。
小菜园这个案例发生,其实也在证明,消费与科技并非对立。
在消费投资退潮,科技投资火热的当下,很多机构认为消费投资已经是一件现实土壤贫瘠、想象空间不大的事情。但就如宋向前所言:“消费和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两面,也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两个元素,一个是科技进步,一个是消费支撑;消费给科技创造了应用场景,二者不是对立关系。”
IPO前,加华资本持有小菜园7.01%的股份。目前,除了小菜园外,还有多家中式餐饮企业在冲刺港股,仍未有结果。近期,绿茶餐厅已经第四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今年1月,中式餐饮连锁店“和府捞面”、“遇见小面”均传出赴港上市消息。此前,火锅品牌“捞王”曾于2021年递交招股书,一年后过期中止。海鲜火锅品牌“七欣天”也曾于2022递交招股书未有进展,同一境况还包括“杨国福麻辣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