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拖了两年的“双重主要上市”终于靴子落地。
8月28日消息,阿里巴巴早间在港交所公告,自愿将本公司于香港联交所第二上市地位变更为主要上市地位的转换于今日生效,公司现为于香港联交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此次双重主要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和融资。
2019年阿里巴巴在香港第二上市以来,大部分公众流通股已转仓到香港,在市值和交易量方面,阿里一直位列港股前三名。
2022年7月,阿里巴巴曾提出在香港主要上市的申请。在香港和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将进一步扩大来自中国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基础,促进股东结构多元化,提升阿里港股的流动性,也为投资者在公开市场持有及交易阿里股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双重主要上市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需要同时符合两个市场的全部监管要求。而二次上市是指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这种方式主要以存托凭证的形式存在。
双重主要上市生效意味着,国际投资者将有机会更多配置阿里港股,为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同时,阿里巴巴港股预计也将符合港股通资质,从而或为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阿里创造更多便利。
过去十年,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金额约为2940亿美元,累计首发募集资金领跑全球。尤其是2018年以来的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可以在港二次上市,激发了港股市场的活力,在此之后,一批中概股开始回流。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作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2024年以来,港交所已经迎来了40只新股,新股发行数量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三。
不过阿里的双重上市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7月提出双重主要上市计划后仅仅4个月,同年11月阿里巴巴即公告称,由于需要制定一份新的员工持股计划,将不会按照原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主要上市。
计划一拖就是一年半,直到2024年5月14日,阿里巴巴才在年报中才再度表示:“我们一直在为香港主要上市做准备,目前预计于2024年8月底完成转化。”
8月15日,在阿里的财报业绩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阿里正在寻求香港主要上市转换,公司将于8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里有这样的提案,如果股东大会能批准,预计于2024年8月底可以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今日,双重主要上市的靴子已率先落地。
虽然双重主要上市的流程更复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但在满足条件后可以纳入港股通,扩大投资者基础。因此当前外界最关注的问题就是,阿里能否进入港股通。
根据机构研报,市场广泛期待阿里在完成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后,将符合纳入港股通条件,最快有望于9月纳入港股通。港股通的意义之一就是在于吸引南下资金,内地投资者可通过交易所互联互通额度购买阿里股票,截至8月1日,2024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高达约4277.60亿港元,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展望,阿里纳入港股通后,前六个月的南向资金流入可能达到120亿美元,从长期来看,南向资金持股占比可能会稳定超过10%。
“至于之后是否接入港股通,还得去履行各个交易所不同规则下的一些程序,应该按照程序来做,可以实现。”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如此表示。
今年3月中通快递已成为首个同股不同权被纳入港股通的公司。中金认为,若阿里巴巴于2024年8月底成功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的转换,则有望赶上9月5日的港股通考察日,并在本轮9月9日调整之时被纳入港股通。
阿里巴巴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后,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这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向香港转移,扩大投资者基础。未来阿里也有机会规避单一市场的风险。
事实上,阿里巴巴和香港渊源已久。香港是阿里巴巴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从2007年以来,阿里巴巴就将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的首选。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联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但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限制,阿里最终转赴纽交所上市。
2014年,赴美上市前夕,阿里巴巴仍公开表示: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
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的最新财报显示,阿里当季营收为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略低于市场预期;经营利润受股权激励相关费用影响,同比下降15%至359.89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406.91亿元,同比下滑9%。
目前阿里正在继续加速回购,本季度阿里已投入58亿美元回购6.13亿股普通股。据统计,过去的2024财年,阿里累计投入125亿美元用于回购,回购规模居中概股第一。
截至发稿,阿里巴巴港股微跌1.38%,报78.85港元/股,市值1.5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