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闹出丑闻后,人们反而能更直观地明白它如今的能量。Facebook广告能操控2016年美国大选,就是能很好证明其能量的例子。
当扎克伯格意识到这种能量时,他也公开承诺:“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同时,Facebook高管层里的其他人,也相信这个理念。
CTO Schroepfer说:“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正确性’——正确地平衡各方利益,保证用户的安全,让他们放心地使用产品,并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社会福祉部负责人Naomi Gleit说:“我们的担子更重了。”Naomi的工作就是确保Facebook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侵犯公众利益,并且及时发现或删除对公众利益有潜在威胁的内容。
34岁的Gleit说,丑闻过后,Facebook会继续清除安全隐患、保护用户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已经成了Facebook里每个部门的头等大事。“我认为这是最核心的事情。”她补充道。
Gleit是Facebook里在职最久的员工之一。她跟扎克伯格一起工作时,小扎还默默无闻。直到2007年,她才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办公室附近追着扎克伯格拍照。
“这在当时看来是有点冒犯的。我那会儿想,谁这么没礼貌?可是现在,扎克伯格被人追着拍,已经是正常现象了。他就像个大佬一样,总会被一群人跟着。”
跟Gleit一样,Facebook里的大部分高管,在扎克伯格出名之前就与他一起工作。工作以外,他们也是好朋友。
扎克伯格跟产品负责人Chris Cox是邻居,也经常一起度假。Gleit是Facebook成立时唯一的女员工,她与创业成员的夫人们,也都成了好朋友。她们每年都会有专门的“女生旅行”。
Gleit说:“我和这群人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就算让我和他们一起去扫厕所,我也会说,OK啊。”
一位Facebook的前任雇员说:“这些友谊很重要。你越是认识早期的扎克伯格,你就越了解这个人。”
扎克伯格是个兼容并包的人。他会问出很多问题,他希望跟各类人对话,就算那人的层级很低。说服扎克伯格的最好方式,就是递给他漂亮的数据,或是向他论证这个提议会把Facebook带向一个更大的格局。
Facebook创始人兼CEO 扎克伯格
“当一个人居于高位时,他也面临被蒙蔽的风险。”Gleit进一步解释说,“下属可能会只汇报领导想听到的事。不过,在Facebook,我们实实在在地让扎克伯格和其他领导听到真实的声音。跟扎克伯格说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是说他想听的东西。”
Facebook刚推出聊天功能时,扎克伯格想把它做成像邮箱那样的产品,例如,会有附件功能。
Gleit说:“全世界都在往移动互联的方向转型,Facebook不可能在邮箱赛道上争取新用户了。那是个错误的策略。”Facebook的其他高管们否决了扎克伯格的想法。现在,人们见证了iMessage,WhatsApp以及其他的实时聊天工具的迅速崛起。
“毫无疑问,我们常常会反对扎克伯格。”Gleit补充道:“而扎克伯格对这些反对声音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如今,Facebook拥有两款实时聊天工具,有13亿用户。
这或许也能从侧面说明,为什么高管们愿意留在Facebook。
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拥有一个联系紧密的团队,可能是把双刃剑。
“当你真的很熟悉一个人,你们沟通会更顺畅,你更懂得如何聆听。”Facebook的产品经理Cox表示:“工作的一大半时间,是要跟人解释你的想法,以及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跟熟人共事,就意味着更容易沟通。”
而Gleit也看到了熟人共事的消极方面。
“我想,跟熟人共事,有好处也有坏处。”Gleit说,“你已经跟这些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他们像家人一样。这时候,当你要反对他们,与他们争执时,就会显得更困难。因为,你又不能跟亲近的人闹掰。”
Facebook在今年还是失去了两名重要的管理人员 —— Whatsapp的CEO Jan Koum和硬件部门负责人Regina Dugan,但是这两人都不是Facebook的初创人员。而且,Koum只是在并购后,自动成了Facebook的员工。
而且,Facebook管理层中有些人,今后会离开。我们也对他们今后的轨迹拭目以待。
Facebook的一个优势在于,它可以在公司内部,不断地给高级管理人员新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公司重组,许多人在Facebook内部获得了新岗位。
Messenger项目组负责人David Marcus如今到了一个区块链项目组。News Feed项目负责人Adam Mosseri现在成了Instagram的负责人。
我们尚不知道这些调动,是当事人主动要求的,还是公司分派的。但不论如何,这些人不需要换公司,就能尝试着做些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