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FF融资都是贾跃亭一手宣布,从未有投资者主动宣布投资法拉第未来的情况。而且36kr报道中提到的“希望在三年内通过STO方式投资FF总计9亿美元”的说法更是让人捉摸不透,EVA.IO的创始人,也就是上图中白人,表达的只是一种意愿,真正的FF方却没有发表意见,有一种“我宣布要上市,但是纳斯达克要不要我是另外一回事”的感觉。
在区块链领域,跟别人聊个天都可以被夸大成是“谈合作”,用别人家的云服务就是“和BAT深度合作”,怕是EVA.IO只是给Stifel发了一封邮件罢了。
最为关键的是,参与“投资”的其他两方,法拉第未来和Stifel均未对该融资消息发表任何评论。记者已经向FF和Stifel方发信求证,截至发稿仍未获得回信
EVA.IO只是一个发了币的海外项目
从EVA.IO项目白皮书的第一页开始,我们就看到了Tesla的身影,几乎每一页都可以看到Tesla的字样、专利技术、特色功能,甚至还可以看到Tesla的蛇行自动充电桩出现在白皮书中。虽然白皮书并不代表最终产品,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个EVA.IO项目与特斯拉有着“不解之缘”。
EVA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电动汽车应用平台,它整合了DAG和区块链技术,当用户在安装有EVA应用程序的电动汽车(比如特斯拉)上驾驶的时候,可以开启“开车即挖矿”的模式获得EVAToken奖励。
当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且宝贵的数据。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自动驾驶公司会争抢上路测试的名额,用以获得自动驾驶的测试数据。但是对于车主来说,他们对这些数据的产生和使用是无感的,如果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再出售给自动驾驶公司,是可以获得一定奖励的。EVA则通过区块链技术按照贡献数据的多少来换取EVAToken。
EVA还开发了一套针对特斯拉电动汽车的L5级别完全无人自动驾驶的支付解决方案,并将普通家庭的充电桩接入EVA区块链网络,当用户的车辆自动驶入指定位置后,可以使用EVA或者BTC进行费用支付,然后获取充电的权限。除了用来支付充电桩使用费外,这个跨货币的支付解决方案还将推出稳定EVAToken价格的方案,解决EVAToken市场交易带来的价格波动问题。
在该项目中国团队的宣传中,还曾提到项目负责人Patrick已与火币创始人李林进行过交流,借此给整个社区以信心。
EVA是特斯拉出来的项目吗?
在EVA.IO官网上,其四位团队员工全部来自特斯拉,包括CEO、首席软件工程师、首席车辆工程师、商务开发官,但这4位早在2017年就已经从特斯拉离职。
在中国宣传团队口中,这位EVA的CEO、Tesla高管的真实身份是否属实呢?
在Linkedin上,我们发现PatrickDePotter已经于2017年离职,离职之前曾做到EHSS&S经理(环境、健康、安全、保卫与持续性部门经理)职位,工作地点为特斯拉位于荷兰的欧洲制造工厂,看上去是一个很高的岗位。
但是,EHSS&S其实是一个在欧美大公司里非常普遍的一个岗位,主要职责是使工厂生产符合当地、区域的环保法规,保护员工生产安全,为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等,实际上是人力资源岗位。在Tesla的官方招聘页面,EHSS&S也是HR部门下的一个专员岗位,所以这位Patrick并不是所谓的特斯拉高层。
EVA.IO的另外一位合伙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商务开发官Yuh-ChiNiou在特斯拉就职期间,其岗位也是EHSS,不过工作地点在美国而已。
虽然宣传中EVA的团队核心成员都来自特斯拉,但是他们都不是特斯拉核心成员,而且他们离职之前的部门并非核心部门,对于技术实现能力,需要画一个巨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