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部平台抱团取暖。
正是因为融资变难,再加上经济寒冬,许多直播企业纷纷选择抱团取暖。
6月27日,泛娱乐直播平台花椒宣布与六间房进行重组合并,新公司估值不低于85亿元;11月13日,YY母公司欢聚时代和小米直播达成战略合作,YY直播因此成为小米直播娱乐秀场内容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内容、产品技术、运营和商业变现上展开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此举更像是小米在直播上借助外力的举措。11月28日,在新浪的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宣布了微博收购一下科技旗下的一直播,并将两款产品进行融合。
3、尾部企业日子难过。
有人欢喜有人忧。
过去一年中,直播平台倒闭、欠薪的消息不绝于耳。12月3日,网易薄荷直播在官网公布了将在12月全面关停的消息,几乎在同一时间,土豆泥直播宣布了暂停直播服务的公告,同样是在12月,有媒体报道,全民直播官网已经无法进入,正式宣告倒闭。此前有媒体曝出,全民直播上海注册地点已经搬空,很多头部主播和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讨薪。
直播行业从发展来看,先是千播大战,这是行业最风光的时刻,创业者多,谁都在做,融资不难;后来经过残酷的洗牌,九死一生,剩下十多家有实力的玩家;2018年,剩下的玩家再度大洗牌,剩下的已经不多,真正有实力的玩家一只手数得过来——其中有五家上市公司。
那么,直播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至暗时刻已到
一年前,是“知识问答”直播最火爆的时刻,一年后,直播行业却给人寒冬将至的感觉,用流行的话说,直播行业的“至暗时刻”来了。
从陌陌、欢聚时代等平台的三季度财报来看,即便是已上市直播平台,也受到了直播行业发展周期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显著影响。三季度,陌陌直播收入增长率只有34%,去年这个增长率是三位数,今年二季度是50%,一季度是75%,下滑明显,整体营收占比从超过85%降低到75%,反而是增值业务成为第一增长驱动,无独有偶,欢聚时代三季度直播流媒体直播业务营收为38.9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5.6%,可见行业都进入到相对较低的增长阶段。
也有例外,比如虎牙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12.766亿元人民币(约合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8%,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上市前商业化进程较慢,而不是因为行业景气。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的景气指数同比增长了20.4%,这说明,在政策监管趋严、用户红利消失和付费能力减弱的环境下,直播行业正在趋向于健康稳定发展,20.4%的增长率就是行业的增长率。
记者认为直播行业在可见的未来,格局将会呈现出如下趋势:
1、头部效应进一步加剧。
在2016年直播爆发的时候,由于平台资源较为分散,主播和公会拥有很高的议价权,一旦跳槽就可以带走很多的流量和粉丝,平台方没有太大的能力留住头部主播。到了2018年,随着流量开始集中到头部直播平台,用户越来越愿意在头部平台消费内容,这使得公会和主播更换平台的成本变得极高,所以他们不会再轻易地更换平台。
以陌陌为主的秀场直播平台和以虎牙为主的游戏直播平台已经拥有了最广泛的用户和主播资源。
在陌陌12月6日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中,陌陌平台的月活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105亿,相比去年同期的0.84亿增长了17.1%;虎牙11月13日发布的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虎牙全平台的月活用户达到了9900万,同比增长了14.6%;9月YY直播宣布签约星级主播数量超过150万人,金牌艺人超过1.9万,活跃公会多达4.2万个,其中星级公会和金牌公会近3000个,成熟的公会模式为YY输送和管理着海量的主播。
未来用户、公会和主播会进一步聚集在头部直播平台上,同时,由于监管严格的原因,许多中尾部的平台也无法再通过一些打擦边球的行为来吸引用户,这会导致它们进一步衰落。
2、短视频持续影响。
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已经消失,时长红利依然存在。
当用户在手机上花费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竞争就进入到了零和游戏阶段。用户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变多,就意味着花在直播上的时间变少了。目前短视频、直播、游戏等都在抢夺用户的使用时长。各内容平台开始通过提升内容质量来吸引用户,并引导用户在平台消费。不过,短视频显然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娱乐方式。在QuestMobile发布的报告中显示,2018年上半年,短视频行业的用户已经破5亿,用户使用时长增长了4.7倍。
直播对用户观看时间有一定要求,而且往往要沉浸式观看,因此有更高的消费门槛(当然,互动性更强),短视频更为快速、精准和碎片化,是更适合碎片化时代的娱乐方式。正是基于这种形态上的差异,我认为短视频在未来会进一步抢占直播行业的时长和流量。而且要注意的是,短视频平台都不会只满足于短视频,从短视频切入到直播是谁都能想得到的路径,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陌陌等直播巨头一直在短视频上大力布局,以减缓“直播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