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三条信息将顺丰与ofo的纠纷公之于众。两份执行裁定书显示,2018年10月,顺丰向法院申请分别冻结ofo的运营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峡大通”)在天津和北京两地银行内的存款1375万元。
裁判文书网还公布了一份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顺丰因ofo拖欠运输服务费1368.9万元,特向法院提起诉讼。有意思的是,被告东峡大通却拒不到庭,依法缺席审理。
这不是ofo第一次缺席被告席。此前的2018年9月13日,因“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百世物流将东峡大通起诉至杭州市滨江区法院。开庭审理时,作为被告方ofo并没有露面,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可见的是,随着不断有供应商将ofo告上法庭,2018年10月22日,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到,陈正江已经替代ofo创始人戴威,成为东峡大通的法定代表人。
2018年11月14日,戴威现身ofo全员大会时透露,因为供应商债转股,目前资金情况正在好转,但依然很困难。戴威还提到了降本增效,称觉得降本增效做晚了,应该今年(2018年)年初就做。“当时觉得后面情况不会这么糟,还是对自己有信心,所以没有在人员等方面做太多变动。”
2018年12月18日晚,ofo的在线排队退押金人数突破千万,按照ofo押金为99元或199元计算,退押金总额在10亿-20亿元。
2018年12月19日,戴威发布全员信称,由于从去年(2017年)底到今年(2018年)初没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公司今年(2018年)一整年都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退还用户押金、支付供应商的欠款、维持公司的运营,1块钱要掰成3块钱花。
“我希望每一位ofo人都能认同并坚定信念:不逃避,勇敢活下去,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戴威在全员信中说。
顺丰将ofo告上法庭
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公布的两份执行裁定书显示,2018年10月,因运输合同纠纷,深圳市顺丰综合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冻结东峡大通在招商银行天津分行鞍山西道支行所设账户的存款1375.06万元,以及在中信银行北京海淀支行所设账户的存款1375.06万元。法院裁定,冻结东峡大通在上述两个银行所设账户的存款。
企查查显示,顺丰控股间接通过深圳顺路物流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顺丰综合物流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
与此同时,裁判文书网还公布了一份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顺丰因ofo拖欠运输服务费1368.9万元,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
1、被告支付款项1368.9万元;2、被告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61600元(逾期付款违约金自2018年9月1日暂计至2018年9月15日,应计算至被告实际支付为止);3、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保全费。
判决书指出,顺丰综合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麦育到庭参加诉讼,被告东峡大通却拒不到庭,依法缺席审理。此案现已审理终结,该民事判决书的落款日期为2018年11月28日。法院判决,被告东峡大通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深圳市顺丰综合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支付运输费人民币1368.9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
实际上,顺丰与ofo也有过一段“蜜月期”。2017年4月,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表示,ofo将与类似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合作整治私藏车的问题。顺丰控股2017年半年报也曾披露与ofo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小黄车整车、零配件及全国干支线配送及城市投放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