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多处热门景点都对共享单车的进入进行了限制。包括成都、杭州、深圳等地都严控共享单车进入景区内。
无独有偶,近日,有媒体报道包括ofo、永安行在内的共享单车在二三线城市投放时受阻,受阻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未在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备案。
共享单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业态,在全国遍地开花是好事,但是其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让一些城市管理者们有所顾忌。如何让共享单车这颗小苗长好、长壮,成为方便市民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好帮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野蛮生长”非长久之计 有序发展才是正途
去年以来,共享单车成为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投资的热点。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街头巷尾目光所及之处,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造成的视觉冲击,让你想逃都逃不开。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小绿车,有人调侃道,共享单车再发展下去,颜色都不够用了。
据了解,在北京,共享单车运营商就有ofo、摩拜、小蓝、永安行、酷骑、由你、海淀智享等七家。从公主坟到大望路,从清华园到十里河,处处都成了共享单车们厮杀的战场。随着资本的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的战争也愈演愈烈。
回望过去几年,互联网创业领域,每次遇到风口,总会有一番“腥风血雨”。从O2O行业的“尸横遍野”到外卖送餐行业的“巨头通杀”,在“野蛮生长”之后总会有人死去,有人存活,但是,这样的淘汰过程,实际上对社会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
严格来说,共享单车更像是“租赁经济”,其“共享经济”的身份在业内仍然存在着争议。并且,共享单车还是属于重资产的租赁行业,前期运营车辆的投入成为共享单车运营商运营成本的大头。从行业规律来看,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至多两三家,那么其他死掉的企业投入的大量单车怎么办?谁来回收?谁来处理?还是就让它们躺在街头成为“行为艺术”?
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势必会有“野蛮生长”的阶段,但是缩短“野蛮生长”的阶段,更快的进入有序发展的阶段,其实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让人欣慰的是,一些城市的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出台了监管共享单车的征求意见稿。不仅对共享单车投放总量设定了上限,还对车辆技术门槛、停放规矩等都有相关的规定。
共享单车行业,涉及城市管理和广泛的公共利益,政府在监管协调方面不能缺位。共享单车能不能在一个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能不能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也体现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艺术。
乱象频出须治理 办法总比问题多
为了解决城市人群出行“最后一公里”这个痛点,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然而,随着共享单车走进大街小巷,又带来了诸如占用行车道、乱停乱放、肆意破坏、占为己有、违规骑行等问题。乍看起来,仿佛又陷入了“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引发更多问题”的怪圈。实际上,共享单车引发的乱象,很多并不是新的问题,而是“旧病复发”。
占用人行道的共享单车大军
曾几何时,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也是遍布自行车。凡是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纪录片里,大群百姓或跨坐或手扶自行车在斑马线前等待红灯的镜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飞速发展,当年骑车人在马路上百舸争流似的场景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之中。当年,自行车的失窃、被人拔走车座子铃铛皮的事情也是常常发生的。然而,当时对于自行车的管理是相对有序的,比如,存车处、停车棚这样的设施随处可见。然而,目前的交通设施,已经不是按照适合自行车骑行、存放来设计规划的了。
存在问题就要想解决办法。有人把这些问题全部归结于“市民素质”,这未免有些偏颇。实际上,解决目前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的努力。有问题不可怕,只要肯正视、肯解决,办法总比问题多。
首先,政府管理不能失位。市场秩序的维护、骑行环境的优化、相关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以及骑行人行为约束都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之内。比如,根据城市具体情况设置共享单车总量上限,在城市规划中加入对骑行友好的规划,对故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依法严惩等等。
其次,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也应该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只管生,不管养”,好心办了坏事。如何让好事办得更好,让共享单车更好地服务大众,减少负面观感,企业其实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像摩拜单车,利用技术手段和奖惩机制引导用户到推荐停车点停放单车,解决乱停放问题;而ofo则采取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作设立推荐停车点、停车牌的办法来规范停车秩序。在故意破坏损坏单车方面,摩拜采取使用“非标件”,让拆下的零件无法适配家用自行车的办法,防止单车零件被拆卸;而ofo则拿起法律武器,追究破坏单车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再次,社会公众也应自发自觉的爱护共享单车。对待故意破坏、私占等行为要敢于向有关部门反应举报,对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要敢于指出制止,尽到作为市民的责任。
我们的城市,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所有人的城市,生活在城市之中,本身就在共享着这个城市里的各种资源。共享单车这个行业本身也是在共享着城市提供的道路资源、用户资源。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把行业的发展放在一个“大共享”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更有序健康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