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钴这一重要手机电池原料不会因为电动汽车行业需求井喷而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苹果正在同多家矿商商谈直接采购钴材料的可能。
虽然目前多方商谈还处在保密阶段,但知情人士称苹果现在给出的方案是寻求供应商购买数千吨钴材料,期限为5年或更长,且已经有三家钴矿企业消息人士确定了这一消息。
从这一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科技巨头的核心竞争力依旧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在如今生产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在供应链环节出现任何纰漏也将导致自己的市场地位受到影响。在这一问题上,三星Galaxy Note 7此前接连出现的电池爆炸问题恐怕就是最好的体现。
事实上,通过向上游供应商投资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这在全球科技行业早已有之。那么,除了苹果试图通过直接同矿商签订合约确保钴材料的供应外,其他科技巨头都在供应链方面做过哪些努力?
谷歌近年来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或许就是该公司在去年4月向LG Display投资至少1万亿韩元(约8.8亿美元),帮助自己提高智能手机OLED屏幕产能。
具体来说就是,谷歌向LG Display投资约8.8亿美元用于扩大产能,以降低LG显示器面临的庞大资本负担。作为交换,LG Display将确保向谷歌稳定供应柔性OLED屏幕,用在下一代Pixel手机上。
这一投资的大背景是,在手机有机屏领域,三星显示器公司垄断了全球几乎全部的产能(三星目前占据了全球移动设备OLED市场95%以上的份额)。而且,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向其订购了1.6亿块有机屏,再加上三星显示器还要给自家三星电子的各种手机提供有机屏,因此其他手机厂商已经很难从三星采购到有机屏。所以,同其他厂商一样,谷歌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另一家全球最大有机屏制造商LG。
与此同时,最近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投入巨资的谷歌也希望在这一领域加强自己的供应链管控能力。
比如,谷歌不久前将苹果前全球供应链经理丹尼尔-穆诺兹(Daniel Munoz)招致麾下,帮助公司管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全球供应链。穆诺兹曾经是iPhone全球供应链经理,后来在Apple Watch团队担任同样的职位,一直在公司内部视为是继蒂姆-库克后苹果全球COO职位的最合适人选。
亚马逊
说到亚马逊,我们就不能不提该公司近年来为跳过物流运输商、仓储等中间环节直接同个人、企业客户对接方面的努力。
事实上, 过去几年的亚马逊一直在高调搭建自己的物流配送网络。根据供应链咨询公司MWPVL国际的消息称,亚马逊过去三年里基本建立好了运输系统,该公司在美国21个州遍布了大约70个寄快递点,44%的美国人口在20英里内就有一个亚马逊快递点,同比2010年时的这一比例只有5%。
2012年,亚马逊斥资7.75亿美元收购了机器人制造商Kiva Systems,大大提升了亚马逊的物流系统。据悉时至2015年亚马逊已经将机器人数量增至10000台,用于北美的各大运转中心。Kiva系统作业效率要比传统的物流作业提升2-4倍,机器人每小时可跑30英里,准确率达到了99.99%。
最早在2013年12月,亚马逊就试点推出了Prime Air无人快递服务。顾客在网上下单,如果重量在5磅以下,就可以选择无人机配送,在30分钟内把快递送到家。整个过程无人化,无人机在物流中心流水线末端自动取件,直接飞向顾客。
今年,亚马逊还宣布于洛杉矶推出和联邦快递、UPS 对标的自家快递服务“Shipping with Amazon”。 该服务将为在该平台出售货品的第三方包裹直接送达客户,且收费较目前联合包裹(UPS)及联邦快递(FedEx)更便宜。因此在这一消息放出后,联邦快递及联合包裹股价当天就分别逆市下跌1.7%及2.6%。
而且,亚马逊还是第一个将大数据推广到电商物流平台运作的企业。比如,亚马逊在包括中国地区的部分市场率先启用了全新的“无人驾驶”智能供应链系统。该系统基于云技术、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智能系统等方面数据,自动预测、自动采购、自动补货、自动分仓,自动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库存精准发货,从而对海量商品库存进行自动化、精准化管理,整个过程几乎是零人工干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亚马逊已经在物流网络方面领先其他同行不止一个身位,但该公司丝毫没有停下自己创新的脚步。比如,有消息称亚马逊正在开发一款智能门铃,希望通过这一解决方案让快递员可以把包裹直接放在室内,从而彻底解决包裹丢失的问题。
特斯拉
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则正在与智利最大的锂矿生产商SQM公司就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进行谈判。智利方面表示,特斯拉可能同意在该国建立一座加工厂来生产其电池所需的高质量锂。如果供应合同和建厂计划取得成功,那么这将是特斯拉首次涉足锂电池原材料领域。
目前的消息看,双方谈判尚处于初期阶段,还不清楚最终会是怎样的合作方式。但特斯拉的想法是,公司直接投资锂加工技术,从智利沙漠下的盐水中提取汽车电池的原材料锂,甚至可能会带来一个合作伙伴在智利制造电池负极。
同上文提及的钴材料一样,作为电动车产业上游资源的锂材料价格自2015年以来已涨了两倍。除特斯拉外,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开始锁定原材料锂的供应,来扩大自家电动汽车的生产规模。
比如,日本丰田集团旗下负责海外投资和贸易业务的丰田通商(Toyota Tsusho)不久前就以2.82亿澳币换取澳洲锂矿商Orocobre公司15%的股权,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Orocobre位于阿根廷的碳酸锂的年产能,计划从2017年的17500吨提高143%,至42500吨。
此外,特斯拉现有多款车型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豪华供应链。在其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这三大体系中,共有直接供应商38家。其中日本企业有5家,全部在锂电池组中,涵盖了锂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21家中国企业成为直接供应商;中国台湾两家;美国两家,包括特斯拉本身;墨西哥一家,欧盟两家。另外,还有30家企业出现在了特斯拉间接供应商的名单中。
只不过,与公司在产品方面的工程壮举相比,特斯拉的供应链时不时会掉链子。最近,由于供应短缺、机器人生产故障,工人们被迫手工制造Model 3部分零部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Model 3车型所拥有的复杂全球供应链环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