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互联网电视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价格战。
小米在4月9日的“米粉节”上,给出了100元至500元不等的电视产品降价,其中32寸小米4A、小米4C的价格更是进一步压缩,从899元降至799元。
做出同样市场反应的还有已归属苏宁旗下的PPTV。4月11日,网上曾流传一则PPTV智能电视产品全线降价的声明,截图显示产品在4月11日至17日之间实施降价,其中5系列32英寸的PPTV智能电视价格进一步降低。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PPTV智能电视方面已确认了这份声明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除55寸和65寸两种电视面板外,4月其它尺寸的电视面板均出现了成本的上涨。在成本上涨、彩电产品利润“薄如刀片”时,两家互联网电视企业仍选择将产品价格进一步调低。PPTV智能电视副总裁常江对媒体解释称,中国彩电行业已到了以旧换新的分水岭,10年前第一批平板电视到了更新换代的高峰期,因此PPTV虽然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仍选择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PPTV希望通过供应链优化,能够把这部分的影响稀释掉,不在消费端让用户直接感受到价格的冲击。”
硬件免费+内容付费的乐视模式,的确促成了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度被不少电视企业争相效仿,被不少从业者视为解决电视行业发展瓶颈的新商业模式。然而不断被拉低的均价,也成了压倒不少中小电视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赔本赚吆喝”的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在其诞生之际,就被打上了“性价比”的烙印。
2013年5月,乐视以6999+490元的售价,携第一代互联网电视X60切入彩电行业,打破了当时同尺寸电视万元价格的格局,之后还推出了售价2499+490元的50寸S50,继续以性价比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互联网电视的低价策略,与当时入局新玩家在技术、供应链等多个方面缺乏优势和经验有关。在缺乏技术积累的情况下,乐视当时选择硬件免费+内容付费的模式切入彩电市场,这种模式被微鲸、暴风、看尚等后继者所效仿。
TCL、长虹、海信、创维等传统电视企业在当时也注意到了互联网电视这个风口,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在互联网电视发展的鼎盛期,品牌数量曾一度增至数十个,加剧了本就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促使不少互联网电视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暴风集团CEO冯鑫曾表示,暴风TV每卖一台就会亏损300元至400元。
另外,正版内容的版权争夺,无疑大幅加剧了电视企业的成本支出,需要资本不断输血,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能力。随着乐视网受到资金链断裂、版权内容业务的失利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乐视电视以内容收入反哺电视硬件的模式宣告破产,资本对互联网电视的态度逐渐趋于理性,一些互联网电视品牌开始转换思维方式。
PPTV智能硬件公司副总裁殷宇安曾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应该用好产品占据市场,而不是用低价格冲击市场,这是互联网电视品牌走过2017年后得到的感性认知。”
遗憾的是,即便是停掉硬件上的补贴,不少互联网电视品牌仍未能见到转亏为盈的“黎明”。
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微鲸,虽然曾试图扭转硬件的亏损,但仍难逃创始人出走、电视团队被迫解散的命运。某资深从业者向媒体透露,微鲸和看尚的电视团队已解散,两个品牌均转做投影业务。本因并购海外体育版权公司MP&Silva和切入VR领域而负债累累的暴风,更因暴风TV雪上加霜。
此外,供应链经验缺乏、不重视线下渠道的布局,成为大多数互联网电视厂商的通病。传统电视企业则通过优化供应链均摊液晶面板成本,使千元左右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而不少互联网电视企业往往缺乏与供应商叫板的能力,难以通过优化供应链来均摊成本。有从业者曾表示,供应商会倾向于选择需求量大的电视企业,小企业甚至很难从供应商手中获得面板等材料。
受互联网思维影响,除乐视、小米等少数互联网电视企业外,不少互联网电视企业仅进行线上渠道布局,导致品牌影响力难以与传统电视企业相抗衡,因而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在乐视电视的市场份额占比出现大幅下滑时,中小互联网电视厂商除了需要面对小米、PPTV对市场份额的蚕食外,其生存空间也不断受到传统电视企业的挤压,促成了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大范围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