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韩国赌上自己的显示未来
但是,在OLED产业链的热情映照之下,行业前景却并非“毫无风险”。和液晶技术的高度成熟、人才遍地(不考虑技术侵权的条件下,几乎谁都可以靠挖人迅速组建高质量团队)不同,OLED面临技术挑战。
从盈利角度看,全球OLED企业可能只有三星的手机用中小尺寸产品实现了“长期、规模”化的盈利。LG虽然是大尺寸OLED技术的领导者,却尚未实现长期稳定可靠盈利。除此之外,其他厂商的OLED技术,无论是大尺寸还是小尺寸要么是研发阶段,要么就是刚刚进入规模化量产——都谈不到“成熟”性。
“机遇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这是对OLED产业的最好形容。相对于液晶而言,这个新技术不仅“未知”更多,而且投资也更大,上游产业链(包括设备和材料)的集中度也更高——这些风险决定了,很可能“先人一步”的企业,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建立产业领先优势,进而获得超额利润。
韩国三星和LG已经做出全面放弃LCD,转投资OLED等新技术的决策。这不仅是两家企业在赌自己的未来,也是韩国显示军团在赌自己的未来。考虑到韩国政府一直给予新兴显示技术研发重要的资源支持,这也必然是韩国的“国家意志”。
“中国大陆企业崭新和庞大的液晶产能,就如同官渡之战的袁绍部队;而韩国集结的OLED规划,更像是蒸蒸日上的曹操!”行业人士认为,不能将韩国企业放弃LCD看做是中国大陆军团的胜利,这只不过是“官渡之战”之前的“调兵遣将”。“最终的决战战场应该是OLED,这才是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LCD强大与否,他都已经是过去式”!
追赶和超越,必然是“耐力”竞争
“从十年前,本土大陆地区几乎全部大尺寸液晶面板都依赖进口,到现在超过全球半数市场的占有率,这种变化固然是喜人的。”但是,这只是显示产业中外竞争的上半场:随着三星、LG彻底抛弃“大陆企业占优势的LCD”,下半场的争夺战已经开始!
“是不是液晶到了投产就落后的时代?”如果是面向手机应用,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彩电上,液晶产品还有至少10年生命周期。——这是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则是,面板产业升级是一轮“技术+资本”驱动的力量,行业不乏有人担心“液晶用力过剩,导致OLED投资能力遇到瓶颈”,进而给国际竞争对手以“反超机会”的呼声。
对此,笔者认为,任何行业的追赶之战都是“耐力的比拼”。固然,已经展开的OLED竞争,使得本土面板企业必须能够承受更长的“投入期”压力,但这也是行业竞争的标准过程——胜利不可能建立在敌人主动犯错误上,而是只能建立在自己更优秀、更刻苦、更努力、付出更多的基础之上。
所以,三星和LG退出LCD不仅不是本土面板业“高奏凯歌”的时刻,反而是到了“最关键的决战”前夜。从LCD的大干快上的超越,到OLED的新赛道,中间不能有丝毫松懈,反而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好既有LCD市场和产品盈利战、OLED新技术创新战、国内产业合纵的集约战、崭新次世代产能的投资战和国际产业链的整合战——加倍努力,才能一直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