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社交巨头脸书(Face-book,简称FB)宣布其将推出数字货币Libra,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到8月下旬,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加速推出的市场传闻不断涌现,进一步聚焦人们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关注。事实上,多数中国人既不了解还未推出的DC/EP,也不了解FB及其正在推出的Libra,但是由于曾经接触过比特币,就容易在这场讨论中,想当然地把Libra理解为与比特币等相类似的新一款加密货币。那么,Libra到底会是一种怎样的“货币”,与我们此前熟知的加密货币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去中心化”的程度不同。
加密货币是高度去中心化的,支持其运转的是多个数据块之间的相互验证。以比特币为例,发起人中本聪通过优化“拜占庭容错机制”,保证所有1/2以内的网络崩坏,都不影响诚实记录与各参与方达成无历史信任的交易。系统上每个节点都完整保留交易数据,保证人人都可下载、调取、监督交易历史,使比特币成为完全去中心的交易网络。Libra则有很大不同:起重要作用的是FB邀请的多个合作机构(目前已有28家),包括Visa、Ebay、Uber等支付和商业巨头,以及其他非营利学术机构,它们共同作为Libra协会成员,行使记录和监督交易等权力。如果1/3以上的合作机构出现问题,变为“不可信”的状态,Libra的交易网络就会停止运行。这个意义上,Libra不是“去中心”,而是“多中心”,这相对于传统法定货币当然较为离散,相对加密货币来说却是更加中心化的。
很多市场人士已经指出,加密货币就其技术特性而言,并不特别适于支付。首先,存在分布式记账带来的存储量大、处理速度慢等问题,其中低性能的节点尤其制约了整体效率的提升;其次,分布式处理还存在业务连续性和结算最终性较为薄弱的问题,难以准确判别交易完成时点,影响相应确权;再次,其安全性要求仅停留在“无法篡改账本”的阶段,一旦用户的私钥遗失或被盗,完全无法保证资产安全,且在公有链上发生的所有交易都会留痕,并不能真正匿名,也谈不上相应的隐私保护;最后,1/3或1/2以上的“算力攻击”,在节点资源高度集中的现实情况下,并非完全无法达成。Libra实际上是在加密货币基础上做了较大改良,底层更多是中心化架构,最上层做了多中心处理,其核心节点有可能控制在一个机房以内,保证处理效率得到较大提升;与此同时,考虑其应用场景更多是在跨境支付当中,对处理实效和结算最终性要求偏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技术短板,让支付行为更具可行性。
第二,对应价值的可靠程度不同。
如我们所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是不存在价值锚定,也完全没有备付金的,其价值完全仰赖于“社区共识”。极端情况下,如果社区共识不复存在,比特币价值就将大幅缩水,甚至“归零”,这是加密货币价格经常随人们预期变化大幅波动的原因。Libra则要可靠许多,这表现在其最初的信任与价值注入来自于由发起人FB提供的资产质押,这就提供了真实、稳定的价值支撑。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Libra锚定的是一揽子法定货币及政府债券,这些资产穿透至底层后,100%都是美元及其他主流的法定主权货币,都有相应的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在这个意义上,Libra与其说是“超主权”,不如说是“跨主权”,它不是凭空创造一种新货币,而是对已有的各国货币进行了重新组合,甚至相较于某些单一主权货币,更具有价值稳定性。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储备某一货币资产并不完全等同于挂钩这一货币,Libra储备的是多种货币,进行“挂钩”的难度更大。举例来说,即使在其推出阶段确定不同货币的资产比重,也会随着人们的兑换行为发生而不断调整,如果美国人更多兑换Libra,则其一揽子资产储备中的美元占比就将增加,同样地,如果欧元区居民更多兑换,则欧元占比就将增加,这无疑都会带动Li-bra的汇率变化。如何在不同币种间的汇率波动与市场预期变换中保持Libra的币值稳定,是靠Libra协会确定汇率并实施干预,还是靠其他手段来进行调节,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此外,Libra这一庞大的资产储备如何进行保值增值,特别是如何在低风险资产低负收益的全球市场环境下,实现“币值稳定性”与“资产盈利性”的适当兼顾,也是目前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其投资收益过低,出现亏损或无法覆盖自身系统运营和升级的成本,无疑也将影响Li-bra的币值稳定。
第三,监管介入的程度不同。
加密货币交易,长期处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状态。除了拉美、非洲一些“美元化”或“欧元化”程度已经很高、对货币管理基本丧失能力和意愿的小国,全球多数国家都对加密货币采取限制立场,甚至“一禁了之”。Libra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纳入监管轨道,这表现其有正规的注册国瑞士,在美国运作、并且愿意接受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多国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这与“藏在暗处”、“不见其人”的加密货币交易存在重大差别。
当然这里存在的问题包括:首先,市场上在使用Libra对金融资产、特别是信贷产品进行定价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那么由谁来对货币发行、流通与回笼进行统筹管理呢,目前Libra协会表态并不追求中心化的管理角色,就可能造成这一职能的缺位;其次,在美国参众两院的多轮质询中,可以看到Libra在应对反洗钱、反恐融资、逃税和防止资金流向“流氓国家”等问题上并无充分准备,如果将来Libra由基于授权的“许可链”过渡为一般公有链,则其更有可能卸责给具体经销商,而避免程度相应的监管义务;再次,Libra的注册地和运作地不一致,而容易导向“孰松原则”,譬如其注册在瑞士,运作在美国,瑞士政策上对用户隐私保护的优先级要高于反洗钱,这与美国刚好相反,就会形成事实上的“监管套利”。对中国等跨境资本管制较为严格的国家来说,Libra的点对点跨境支付还会直接挑战“等值5万美元”等年度换汇上限,一旦开放就可能带来资本外逃,将本国货币引向不断贬值的恶性循环。
在这场由Libra引发的数字货币大讨论中,我们为什么特别注意区分Libra同其他加密货币间的关系呢?因为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Li-bra前景的预判。假使Libra是和比特币、以太币等一样的加密货币,那么不出意外,其将遭遇全球央行的联手打压,我们当下讨论的很多问题仅有理论可能,在现实中并不值得特别忧虑。
但是问题在于,目前看来Libra并不是很多人想象当中的“超主权货币”,它实质上是一种“跨主权货币”,与其说它在挑战各国央行,还不如说其更可能演变为“私营的IMF”(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语)。考虑到FB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连接近30亿个人用户,具有显见“网络效应”,Libra现有方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国别用户跨境支付需求,我们不宜过早断言其“前途有限”;考虑到Libra主要锚定了美元及美元资产,可能强化美元地位,我们更不宜草率预测全球主要国家会在应对Libra的问题上采取协调一致立场。除非美国法律直接禁止,我们不能排除Libra发展成为强势货币的可能性。
Libra与中国央行计划推出的DC/EP具有较大区别。根据目前掌握情况,DC/EP以更为稳健的中国国家信用作为发行基础,其所依托的“长期演进技术”更能满足零售场景下的高并发性能要求,“双层投放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并在可控匿名方面更好地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Libra的推出将在跨境支付等场景下对其他货币产生不同程度的替代效应,直接冲击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影响DC/EP发展前景。有基于此,细致探究Libra的运行机制与应用场景,持续跟进各国监管机构的态度变化,并针对其对中国的可能影响做出合理预案,或许才更是我们的明智之举。
(作者沈建光系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金天系京东数科研究院产业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