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一度是人们存放存款的第一选择
但各种理财产品、P2P的兴起
让人们惊呼只有傻瓜
才会把钱存到银行
然而风云突变
P2P平台短时间内密集爆雷
让银行重回人们的视线
那么除了体制优势
还有哪些原因
让银行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呢?
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由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外资股份及众多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立足于“市民银行”定位,南京银行为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天翼云专线接入+云主机部署存储网关软件+对象存储空间等综合云解决方案,保证了银行数据实现高效、及时、安全存储,减轻了南京银行全省所有分行信息处的工作压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金融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金融机构上云首先考虑就是如何确保业务运行不中断,关键数据不丢失,以及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恢复,这都是业务运营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银行的灾备必须要有强大的IT技术支撑,否则数据损害会非常严重。
南京银行从1996年创立至今,已在全国建立17家分行,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共计173家营业网点。从2013年开始开启战略转型聚焦综合化经营,经过三年发展,南京银行资产规模在2016年就突破万亿,踏入“万亿俱乐部”。为了更好的支撑业务发展,南京银行在诸多挑战下准备金融业务上云。由于南京银行在各地市分行中,重要的系统备份数据和理财室签约监控视频都采用本地硬盘的存储方式,不仅硬件扩容需求大,而且还存在数据无备份、易丢失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各个分行的节点在为南京银行总部传输的时候也会面临数据资源不通畅,传输速度慢等缺陷。
为了提升银行的整体效率南京银行依托天翼云云专线将省内14个数据节点汇总到的数据中心实现与总部数据互联互通,并通过天翼云提供的存储网关汇聚,以增量备份的形式,配合通用互联网文件系统、网络文件系统、文件传输协议和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多种协议接口,将数据存储到天翼云的对象存储平台南京节点。并以三副本的形式备份电信对象存储平台常州、南通2个节点。确保南京银行1份数据在南京、常州、南通3地各保存1份。存储网关可以挂接本地存储作为加速缓存,在合理配置下,存储网关的读写性能接近本地存储的性能。这样既做到了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也减轻了南京银行分行的工作压力。不仅如此,天翼云还提供了专线电路带宽测算服务和高性能云主机服务,解决了传输速度过慢和计算存储能力不足等问题。
上云之路节约了南京银行的投入成本,降低了资金使用门槛,简化了金融“云转型”的道路,也让南京银行迈出了进军线上金融圈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