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难”在7月初突袭北京。在周末和之后的首个工作日,不少人发现用打车软件叫车时遭遇长时间排队,机场、火车站甚至一度无车可打。
《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在7月1日正式施行。同一天,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组织11个执法大队,300余名执法人员,会同公安、交管等部门,在机场、火车站等45个重点地区,对各类“黑车”扰序、非法运营行为开展打击。截止到当日12时,检查车辆1800余辆,查扣各类“黑车”54辆。
在此前和此后,青岛、德州、保定、哈尔滨、珠海、海口、郑州等地已开始和即将开始针对无资质运营网约车的治理行动。
“虽然最近多个城市都高调对网约车运营进行严查,但是最终处罚的措施和效果还有待观察。”一名传统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新一轮治理周期中,暂扣驾驶证、下架App等新的严厉处罚手段或将被采用,但也面临处罚措施与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是否平衡,新处罚手段合法依据是否充足等争议。
行政处罚不再只是罚款
7月1日上午,北京市执法队员查扣了一辆符合“京人京车”要求的违规“网约车”。驾驶员为北京户籍,车辆也是北京牌照,但他并没有考取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证,同时,车辆也不是经登记的网络预约出租车。依据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将对车辆进行30天至60天的扣押,同时对驾驶员处以1到3万元的罚款。
事实上,从7月1日起,《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将正式实施。规定增加了对无资质网约车司机的处罚手段,明确对从事2次至3次以上非法客运的人员可以暂扣驾驶证3到6个月。
7月2日,郑州市开始为期近半年的治理行动,没有取得网约车运输证及网约车驾驶员证的网约车,一旦被查,将处以5000元至3万元罚款。
今年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机动大队一共查处网约车违法案件1540宗,其中网约车平台违法经营案件26宗,共计处罚金额1952.23万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各地释放的信息看,对于无资质网约车的治理进入“严周期”,各地的治理手段也在从处罚司机转向处罚平台。
端午假期,青岛市查处了14辆违规网约车。经查证,这些违规车都是在滴滴平台接单。按照相关规定,滴滴平台将受到每车3万元、合计42万元的经济处罚,被查的违规网约车也将分别受到1000元罚款。
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认为,对网约车经营行为的监管如果仅仅依靠交通部门采用约谈和罚款,无法有效制止网约车企业的非法经营行为。
而约谈和下发整改通知书或许并不是治理手段的结束。
6月5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平台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程度和整改情况,综合运用约谈、暂停发布、下架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以及停止互联网服务、6个月内停止联网或停机整顿等措施。
交通部运输服务司的解读意见指出,依据《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突破现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新设行政处罚措施。
“下架App、停机整顿等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的行政处罚措施,尽管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设立了这样的行政处罚措施,但在具体使用时,必须要有具体的条款作为适用依据,而不能笼统地说是依据某部法律法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张效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如何遵循过罚相当原则
严厉的治理行动无疑将对网约车市场带来影响。
极光大数据《2018年5月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5月最后一周,网约车App整体渗透率为16.9%,用户规模达到1.85亿。
据公开报道,截至7月,共有74个网约车平台获得了平台运营资质,其中,万顺叫车以110个城市牌照位列第一,斑马快跑、呼我出行位列二、三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滴滴出行获得了51个城市牌照。
“我希望尽快把无资质网约车清理掉,现在订单本来就少,平台的派单机制也没有明显倾斜我们这些合规司机,而我们的成本却高于不合规司机,仅车辆保险一年就一万多元。”一名人车合规的网约车司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各地共发放车辆运输证14万多本、网约车驾驶员证23万多本。据业内人士介绍,南京、厦门、深圳、苏州、杭州、广州等城市的合规人、车数量都已超过1万。
但严厉的行政执法行动也遭遇了不同的声音。2017年8月,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滴滴司机不服行政处罚上诉案时认为,城运处在作出交通行政处罚时应当遵循过罚相当原则,对这起非法营运处以2万元顶格罚款明显不当,支持了一审法院改判罚款6000元的判决。
“下架App、停机整顿等属于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发生时。”张效羽说。
目前看来,对无资质网约车的治理和处罚,仍然处于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