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能支撑起百度的未来吗?
卓越的职业经理人陆奇最终没能帮助百度扭转颓势,但是为百度留下了ALL in AI的标签。
然而深受臭名所累,产品能力薄弱的百度,真的能用科技驱动支撑起百度的未来吗?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布局,率先进入无人驾驶领域
百度集团目前将主要的事业群体划分为六大领域:
1、搜索引擎,维护传统主营业务搜索引擎服务;
2、人工智能领域,负责百度AI领域的研发;
3、智能驾驶领域,负责搭建智能驾驶生态群;
4、金融事业群,负责互联网金融业务;
5、智能生活事业群,负责智能硬件物联网领域的开拓;
6、另外还有一个是新兴业务事业群。
可见: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与其他互联网企业无异——除了放弃了新零售领域的开发,基本上将所有人工智能领域覆盖到了,并且在无人驾驶领域处于先行地位。
然而,即便如此,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所面临的对手也不容小觑:国外有特斯拉和 Google,国内还有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也正积极布局无人驾驶领域,产业格局不尽相同。
人工智能领域尚未出现爆款产品,无人驾驶后来者穷追猛赶
百度虽然大刀阔斧的杀入人工智能领域,但是还没有推出一款证明其技术能力的产品。
百度希望通过智能音响搭载百度DuerOS ,推广其智能语音技术;然而外观出众的涂鸦未获得市场认可,随后低价策略的小度智能音响、搭载屏幕的小度在家也是反响平平。
或许是由于产品能力较差的原因,所以百度至今没有打造出爆品。
但是如果仅作为技术服务商,百度好像也不那么合格。
翻看百度AI开放平台,可以了解到目前百度核心的AI技术也就是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
而这些技术的同类竞争者众多,也并不是什么最新的黑科技,让人对百度人工智能领域的期待少了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率先进入的无人驾驶领域,但是该领域尚未形成头部效应,还处于你追我赶的阶段。百度虽然推出了Apollo,希望打造智能驾驶领域的安卓平台,如若成功,百度在智能驾驶领域将举足轻重。
但是开放式的平台搭建需要大量汽车软硬件厂商密切配合,而面对风口并非百度一家拥有搭建平台的能力。
比如:阿里巴巴近期也发布了AliOS 2.0系统,宣布驾驶体验或可千人千面,这对与百度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压力可谓不小。
BAT的差距已经形成,在人工智能领域勿重蹈覆辙
百度的成功取决于它做对了搜索引擎这一件事,从竞价排名流量变现上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掌握流量入口是百度PC时代称王的关键。
2011年,3Q大战结束,百度曾经以460亿美金市值短暂超越腾讯,领跑BAT。
然而,随着PC互联网时代的终结,百度失去了入口优势;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
不同于腾讯和阿里分别从社交和电商作为切入点不断开枝散叶,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什么都试着去尝试,但是什么都没有做精做好——O2O业务花费了百度大量的经济投入,却无疾而终。
可以说:正是由于百度没有其他支撑性产品业务的崛起,才导致百度搜索广告过度逐利,令其臭名远扬。
相比目前,阿里和腾讯早已双双突破4000亿美金市值,而百度的市值还在800亿美金左右徘徊。
如今选择加码AI领域,以技术见长的百度能否抓住这一次机遇,逐渐摆脱对搜索竞价排名的依赖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不重蹈覆辙,坚持战略定性,真正做到All in AI,百度才可能不断缩小跟阿里、腾讯之间的差距,从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重获新生。
3
总而言之,属于百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百度之所以离我们越来越远,除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所作为的表象外,更重要的是其战略定性不足,经常性地战略摇摆,没有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好比狗熊掰棒子,从而一而再地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最终陷入进了路径依赖的泥潭。
如果说,下一个时代属于人工智能,属于AI,你们觉得百度能抓住这次翻身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