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走红背后,移动短视频平台迎来井喷式发展。2016年,一条视频拿到了华人文化产业基金1亿的B+轮融资;二更拿到了基石资本、真格基金5000万的A轮融资等;现象级应用抖音成立,快手人数突破3亿;西瓜、火山等也相继布局;微博也开始发力短视频。2017年,短视频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6.3%,达到48.7亿元;今年,增长率更是达到301%。
在直播和移动视频的双重作用下,网红的数量得到井喷式发展,第四个网红时代终于到来了。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粉丝规模10万人以上的网红数量增长51%,100万人以上的头部网红增长超过了23%,网红粉丝的总人数增长25%。
YY平台造星总监贺雅佳告诉毒眸,未来网红的格局是由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组成的,“它们掌握着互联网的流量”。
面对两个平台的巨额流量,人气和商业价值都曾令网红“仰望”的明星也开始主动打破壁垒。2016年的花椒之夜,范冰冰出任花椒直播的首席体验官,当晚她的直播间中,20分钟聚集了648万粉丝;迪丽热巴、吴亦凡等也入驻抖音平台,发布日常生活的短视频。
不止明星网红化,网红也在明星化。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拥有直播和抖音双重网红身份的摩登兄弟一首《讲真的》红遍抖音,摩登兄弟所到之处都被大量粉丝包围,场面堪比集会。如今,摩登兄弟在抖音拥有3575万粉丝,是吴亦凡的2.5倍、古力娜扎的4倍;在YY,他们则拥有327万粉丝。
走红之前,摩登兄弟已经在YY直播了四年,是YY签约的金牌艺人。去年入驻抖音、一夜爆红后,摩登兄弟还登上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一线卫视,成为网红出圈的标准“模板”。
尝到“甜头”之后,各直播、短视频平台都开始纷纷试水“造星”。YY直播等一批平台开始将有唱作能力的主播输送至网易云音乐,送他们出圈;花椒的一些主播也在网易云音乐发布了作品;去年12月,斗鱼与酷狗达成战略合作,预计三年内培养10名平台的歌手,发布百余首歌曲。
“造星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各个平台都很重视,不能把这些网红主播圈在自己的平台,流量需要往外打。”贺雅佳说。
斗鱼在年初的鱼乐盛典宣布,将在2018年投入10亿元用于培养优秀主播,打造“主播星计划”;熊猫TV也在今年宣布全面推出“造星计划”,与酷我平台的合作便是第一步;花椒则推出花椒好声音,举办首个网红音乐会,为网红出圈继续加码。
在YY的“造星计划”中,摩登兄弟处于顶端;头部是具备潜质,但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大主播;腰部的中型主播,培养方向是领域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小主播也有出圈机会,他们在其他平台也可能有很好的粉丝基础。
贺雅佳介绍说,在出圈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过去单一的网红炒作手段已经行不通,而且炒作来的流量无法引流回平台;第二,互联网公司更加看重速度和数据,需要最高的效率为主播进行赋能和圈粉。
活跃在微博时代的孵化公司也完成了进阶,网红产业在直播和短视频时代彻底走向了专业化和产业化。2016年,MCN的市场规模达到46亿,增长率达到475%,头部MCN公司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根据艾瑞咨询分类,第四代网红的孵化公司领域更为垂直:影视工业型、节目制作型、广告型、电商型,服务和满足不同领域的网红。
依托于平台和专业优势,今天的网红更容易把自己的热度转化为资源:直播、电商、广告、签约费、内容付费等,变现方式层出不穷。但是,第四代的网红们同时也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厉的监管压力:天佑、卢本伟、温婉、莉哥、陈一发等红极一时的主播“稍有不慎”触犯相关规定,被有关部门“封杀”后,迅速消失在历史舞台。
不过,也有一批网红正在试图走出世俗的刻板印象。如登上《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的冯提莫,正试图从网红向“明星”进阶。尽管她曾否定出道的想法:“参加节目也不代表是要出道的意思,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来看我的直播,这肯定是更重要的。”但当躲在《蒙面歌王》“小了白了兔”面具背后、靠声音登上热搜后,摘下“面具”的冯提莫泪洒现场:“大家是听我的声音,而不是看我是谁,来定义我。”
这时,看客们或许已经撕下了那张脱口而出的标签,这种网红、明星壁垒模糊的状态,正是当下娱乐产业的特征。与任何一代网红一样,他们的出现都是时代的产物。
或许有一天,人们会像遗忘后舍男孩、芙蓉姐姐一样,遗忘小屏幕前的网红,但至少在当下,他们是互联网娱乐产品变迁背后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