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繁荣之下也有隐忧:
其一,Spotify近些年为了获客,陆续推出家庭与学生优惠计划,导致单用户平均收入(ARPU)不断下滑。其2017Q4的单用户平均收入下降至5.24欧元,同比下滑13%。
换句话说,用户参与度的提高和流失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牺牲短期ARPU换来的。
其二,不仅当下境况堪忧,大家估计Spotify后期也很可能没法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因为上游议价权过强,它很可能始终存在边际成本过高的问题。
上图是过去几年Spotify的收入和成本变动情况。绿线代表收入,红线代表营收成本,两条线都是鲜明的上扬态势,反映出了赤裸裸的现实:Spotify困于版权问题,其利润(几乎)完全受到上游唱片公司的制约。
3、为何当下音乐产业(更广泛地,听力赛道)值得重点关注?
备受推崇的前KPCB合伙人、互联网女皇MaryMeeker每年都会公布一份互联网趋势报告,虽然近几年其中的insight越来越少,但仍有一些宝藏值得深挖。
下面这张图来自2005年那份享誉硅谷的互联网趋势报告(当年MS内部颇为动荡不安):
MaryMeeker认为,2005年前后,消费者在互联网上所消费的时间和注意力,远远超过了他们为此真正付出的广告成本。换句话说,当时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大有潜力可挖。
她分别对纸刊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互联网广告做了测算,发现互联网广告的潜在承载量应该远高于前三者,而且如果单看青少年市场,互联网广告的优势更加明显。
要注意,这可不是拍脑袋给出的主意,而是实打实地用数字做了科学预测:互联网广告拥有巨大潜力等待释放。
5年后(2010年),MaryMeeker针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仍在继续。这一次她分析的是上述四种广告所占据的用户时长和本身的市场规模大小。
结果她发现,仅占12%用户时长的纸质广告竟然吃下了26%的广告市场,而占据28%时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刚刚达到前者的一半。
要知道,这个阶段,谷歌凭借AdSense已在互联网广告领域打下了一片不小的天地。但MaryMeeker坚持认为:被吸引、聚焦到互联网的注意力,依然是一片未被重视的富矿。全球范围内尚有500亿美金的空白市场亟待填充。
时至2018年,这个数字变得更有意思了。
为什么这么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MaryMeeker也早已把互联网广告市场拆分为桌面端(Desktop)和移动端(Mobile)。她发现,后者不仅超越了前者,且直到现在,移动端广告依然是一片相对蓝海的市场。
以上是MaryMeeker的一个观察思路。我真正想说的是,2010、2018两张图中,还有另一片空白,Radio——广播广告。
综合考虑用户使用时长和广告市场规模,纸质广告、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中的桌面端,都已经“超载”。仍有增长潜力可挖的或许就在广播广告和互联网广告中的移动端市场。
那么,中游平台是否意识到,同属音频形式的音乐市场也许有吸收一部分同类广告的可能?换句话说,音乐市场能否再现一个趣头条?
除了广告主一端,内容受众这一端事实上也发生了新变化。
据统计,2017年有4400万美国人使用智能音箱。而研究机构eMarketer的预测更为大胆:到2020年,美国智能音箱用户将达到7700万。
至于国内,随着阿里(天猫精灵)、京东(叮咚)、小米(小爱同学)纷纷入局,智能音箱正在成为家庭娱乐新的接入点。这样一来,它们又将扩展多少场景、承载多少音频内容?甚至于,给音乐(类似音遇的玩法)带来多大的革新和想象空间?
以上内容是想说明,音频广告或许会发生迁移。而当前这个大娱乐时代,场景、技术都在迭代,人们想听的需求暴涨,但是内容供给(似乎)还跟不上。
4、音乐产业正在兴起的供给侧改革
4.1
存量角度:豆瓣FM的“头条”梦想
不久前,豆瓣FM获得新一轮投资。据他们的说法,后续希望深度挖掘用户在不同维度的音乐喜好数据,以更加智能的算法来推荐音乐。
这事怎么理解呢?我们前面说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产业链的上游——唱片厂商占据了极大主动权。即便是巨头平台,也因受制于内容版权,被迫沦为“打工仔”。
因此,心有不甘的音乐平台们自然要寻找机会增强话语权。
随着流媒体音乐的兴起,作为优质渠道方的头部音乐平台逐渐发现,自己已然聚拢了一大批具备相似需求的用户。
在这个时候,头部音乐平台不仅做好本分工作(为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还在往两个方向尝试:
1)将业务延伸至上游的音乐发行和音乐人培养,以期反制大的唱片厂商。
国内音乐平台们为了争抢新兴原创音乐人、摆脱唱片公司掣肘,争相推出原创音乐人计划:比如腾讯音乐的“原力计划”、网易音乐的“石头计划”、百度音乐的“伴星计划”、虾米音乐的“寻光计划”。
从平台角度考虑,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上游获得更多优质内容,或许还能在下游进一步向线下演唱会、演出市场布局。
这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推动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改变,进而打破唱片公司的主导局面。
2)借由平台的推荐功能和分发优势,削弱头部效应,增大非头部歌曲的曝光。
举个例子,下图借由洛伦茨曲线(Lorenzecurve)展示了国外音乐平台过去几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