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逼人,不得不卖
2013年腾讯成为搜狗最大股东开始,搜狗就离不开腾讯了。
但腾讯的引入,为搜狗提供了庞大的流量加持。在谷歌、百度双雄争霸的时代,流量向头部玩家聚集,这也是王小川所担心的问题。
搜狗搜索成为腾讯旗下QQ浏览器、qq.com、daohang.qq.com 、hao.qq.com等产品的默认搜索引擎。而其微信公众号等诸多产品的内容,也成为搜狗搜索所拥有的优势,毕竟当时这些内容在百度上是无法搜索到的。
有了流量,搜狗搜索业务不断增长,也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搜狗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搜狗的总营收分别是3.86亿美元、5.92亿美元、6.60亿美元,其中搜索和搜索相关广告占比超过90%。
腾讯帮助搜狗爬过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2017年,王小川曾在一封内部信中提到,“搜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赛道,搜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回眼望去,已经有不少搜索公司退出了赛场。搜狗是仅存的能在PC和无线领域同时攻城略地的挑战者。”
这一切是有代价的,搜狗致命的弱点出现了——搜狗的营收,严重倚赖搜索广告,而搜索业务又严重依赖腾讯。
这一点,王小川和搜狗早就意识到了。2017年,搜狗上市时,其招股书中承认,“若搜狗终止或者缩减与腾讯的合作,公司业务和增长前景将会受到负面影响。”
招股书显示,截止2017年6月,搜狗搜索流量中大约有38.2%来自腾讯,搜狗的自有流量为21.8%,剩余40%来自其他流量源。
王小川试图让搜狗摆脱对搜索广告的依赖,讲出新故事。
其中人工智能曾是战略重点,王小川希望通过智能硬件变现。2018年1月,王小川在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支持离线语音翻译的硬件产品搜狗旅行翻译宝、支持录音转文字和翻译功能的搜狗速记笔,希望在硬件市场不断获得份额和影响力。
但整体上搜狗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业务拓展不力,作为一家讲述AI故事的科技公司,其取得的成绩很难让资本市场信服。
直到现在,搜狗的智能硬件也未成气候。财报显示,搜狗2020年一季度,搜索相关营收微增1%至2.38亿美元,占比92%;智能硬件等新兴业务仅增长6%至1970万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近几年搜狗的营收增速在变缓。
搜狗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搜狗实现总收入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净利润为1.05亿美元,同比减少7%。
其业务增速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放缓。2018年三、四季度营收增速均为7%,远低于当年二季度的43%和2017年四季度的62%,直至2019年下滑至4%。
几年前,今日头条、百度等公司大力投入信息流业务,王小川曾自信地对媒体说,搜狗在技术上有优势,也已经开始布局。
但实际上搜狗还是晚了一步,包括搜狗号都是2018年9月才推出,而当时市场已经被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等产品占据了,信息流当道的如今,搜狗只能被动迎接冲击和挑战。
搜狗的境遇已经急转直下。2020年一季度营收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亏损则扩大至3160万美元,成为上市以来最大单季亏损。同时,搜狗也很久没有获得过两位数的增长了。
资本市场很难再认可搜狗。2017年11月,搜狗登陆纽交所时,开盘价曾达到13美元,此后股价表现萎靡,2020年最低时仅有2.95美元,市值也大幅度缩水。
兜兜转转,生死存亡的问题又摆在了搜狗面前,但是它的选择已经不多,最终还是接受了腾讯的“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