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扎克伯格的“坏出身”
“泄密门”的用户怨气还未平息,扎克伯格在此时提出全球货币计划,看似意图难以捉摸。
为什么Facebook的隐私缺陷已经被公认,还要做国家货币这类的金融业务?隐私保护方面异常严格的欧洲相关政府人士也发出质疑,Libra将使Facbook在控制个人数据的基础上增加金融信息,用户隐私面临更多风险。
Facebook区块链负责人David Marcus回答彭博社提问时回答,现在是最佳时刻,因为Libra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各个利益方一起来维护,各自只占1%的控制权。
这个做法很聪明。Libra由Libra Association管理发行,而后者的组成由Facebook主导。也就是说,Facebook将币的发行管理权卖给其他机构,按照100个机构,每个机构最低1000万美元的设定,Facebook融到至少10亿美元的同时,洗脱了窥探甚至操控用户隐私的嫌疑。
官方名义上,Libra Association是非盈利组织组成的自治机构。但谁愿意花1000万美元买个慈善名号呢?
白皮书中写道:Libra Association会优先给协会成员加密货币,鼓励成员在自己的生态内使用 Libra 进行支付并将其推广。作为Libra最重要的组成部分,Libra Association的目的是管理和协调Libra的生态发展,制定生态管理框架的规则。也就是说,以后Libra具体的分配奖励,都由Libra Association决定,其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团体。
为了证明动机纯良,Facebook将Libra的公司主体Libra Networks注册在瑞士,一个对加密数字货币相对友好的中立国。但白皮书也写了,鼓励 Libra 在合规交易所上架交易。这恐怕是每个币圈人都熟悉的常规操作。
上线交易还能维持价格稳定吗?扎克伯格大概也不敢保证。
有人将Libra看作扎克伯格建立超主权的去中心化货币体系的理想实现。他有没有如此崇高的理想没人知道,但你可以回顾一下他的发家史。
作为精准推荐的鼻祖,Facebook利用用户个人信息形成用户的精准画像,投其所好,才成就了如今的5000亿美元市值。广告至今仍是Facebook收入的主要来源,用隐私赚钱,成就了如今的扎克伯格。
另外,Facebook萌生于扎克伯格一个带有恶作剧性质甚至肤浅的举动——2004年,他盗取哈佛大学学生的照片,搭建一个以选出校花为目的的网站,后来差点因为侵犯个人隐私被学校退学。
发展至今,Facebook已经成为一款国际性社交软件,拥有27亿活跃用户是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就目前来看,仅仅是做第三方支付中介,Libra也有难以跨越的门槛。
牌照有了吗?监管同意了吗?合作的机构谈好了吗?涉及如此多的国家和利益体,即使是坐拥27亿活跃用户的扎克伯格,也难以预测结果。
且不说这些客观阻碍,主观上,Libra自己或许也没做好准备。实际上,Libra的初始想法来源于其区块链负责人David Marcus。
David Marcus入职Facebook前,在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任职,就此产生了利用区块链技术重造支付系统的构想。也是2018年年初,扎克伯格第一次透露自己对区块链、加密货币有所关注,想要用加密货币“向人们赋权,将利用区块链技术对Facebook进行改进。
“(David Marcus)跟扎克伯格关系很好,也建立了信任,游说扎克伯格很久才同意这个项目。”一名Facebook前员工称,Libra在2018年就已开始立项,技术尝试花了很多时间。项目甚至一度停摆,在扎克伯格的力挺下坚持下来,至今也只给出一个构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