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资金链紧张而在去年年底登上热搜的柔宇科技如今又因欠薪传闻深陷泥潭。
4月7日,多位柔宇科技的员工对记者表示,公司各个部门从今年3月底陆续发出通知,清明节后开始放假,时间为三个月,部分月份更是以最低工资标准结算。
针对“员工放假三个月”一事,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随后对记者表示,“科技创新需要更多正面的力量”,并向记者转发一则“澄清声明”,表示很多员工仍在上班。
在柔性屏上尝试“跳出”主流赛道而选择自主研发,柔宇科技在成长中充满了争议。
刘自鸿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12年与合伙人共同创建了柔宇科技。2019年下半年,柔宇科技完成F轮融资,上市前估值达到60亿美元,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新公司之一。但一直以来,“没有产品”大规模落地一直是外界对柔宇科技最大的疑问。
“创新企业没有历史包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很多的创新大家不能光直接的去看它短时间内是不是达到了一定的商业成果。”刘自鸿曾在此前的采访中对记者表示,产品量没有大到满大街都是,但其实已经不是概念。
“别人觉得我们只是做一做,玩一玩而已,但其实不能用传统技术路径去看。”刘自鸿对记者表示,业界做全柔性屏基本上只有两个,一个是柔宇的ULT-NSSP技术,这套技术完全是从0开始开发出来的全新技术路线,另一个是多晶硅的技术,业界叫LTPS的技术路线。
过去几年,资本加持下,新颖的技术路线也吸引了诸多公司与柔宇科技展开合作,比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空中客车Airbus以及中兴通讯,但从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到,客户与之合作的持续性较低。
在2017年度至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三年半报告期内,柔宇招股书前五大客户并没有一家持续合作的企业,但从数据来看,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在2020上半年接近销售总额的七成。
此外,从柔宇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该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
营收数据显示,柔宇从三年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和1.1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现金流净流出金额在上述时间线内分别达3.58亿元、6.12亿元、8.11亿元和3.86亿元,流动性压力不断增大。
没有稳定的商业伙伴、产品落地渠道以及资金输血,柔宇科技的现金流压力愈发加大。记者注意到,2021年2月撤回上市申请后,柔宇科技欠薪的消息就开始发酵,在一些职场社交平台上,也开始出现诸如“年终奖还不发,报销拖了大半年不给钱”的欠薪讨论。
2021年11月30日下午,刘自鸿在柔宇召开全员大会,向全员沟通公司资金状况,表示融资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就有资金进入。但对于目前最新的融资情况,刘自鸿在采访中并未向记者给出任何回应。
“我们去年年中已经开始出现拖欠薪资的情况,即便是副总裁级别的高管也出现拖欠问题,除了去年8月份正常发放外,其他月份不是少发就是迟发,去年12月份后的薪酬很多人都没有收到。”上述柔宇员工对记者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2022年2月底,柔宇位于深圳南山的总部大厦因为租金问题退掉了一层办公场地,由原有的两层收缩至一层。记者注意到,关闭的门面目前仍有柔宇的标志,但内部已无人员办公。
但据接近柔宇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已有机构接触柔宇并进行了产品调研,产线上材料处于紧缺状态,但产品良率高于预期,资金局面有望后续改善。
“柔宇在创新路上的探索值得尊敬,但技术提前一步是壮士,超前两步是烈士,市场决定了一切。”一名深圳的创业者表示,任何离开了市场的技术造出来的都是空中楼阁,只有找到应用场景才是柔宇未来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