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正经历严峻挑战。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2024年iPhone在中国的出货量同比下降17%,至4290万部,市场份额也从领先地位滑落至第三。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品牌vivo跃升至第一,华为紧随其后成为第二。
AI功能滞后:苹果的劣势显现
iPhone 16系列整合了全新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但由于需等待相关监管部门批准,该功能尚未在中国市场的设备中启用。这一延迟显然削弱了苹果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竞争力。
反观竞争对手,华为凭借全新发布的“Mate 70”系列获得市场认可,其销售表现甚至超越iPhone 16.此外,中国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增长了4%,出货量达到2.85亿部,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9亿部以上。这一趋势为本土品牌的扩张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也凸显了苹果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
中国市场的战略意义
苹果的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业务在2024年第四季度贡献了苹果全球营收的16%,是该公司第三大市场。然而,苹果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5%,引发投资者对其增长潜力的担忧。这一现象也进一步佐证了华为等竞争对手的成功。
著名分析师郭明錤预测,2025年上半年iPhone销量可能同比下降6%,尤其在第二季度受到影响。他指出,未能在中国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是导致需求疲软的重要原因。
全球市场表现疲软
苹果的困境并不仅限于中国。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24年iPhone的全球销量下滑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4%。
此外,苹果的重要合作伙伴台积电也表示,由于季节性因素,其第一季度智能手机相关收入预计将环比下降6%。台积电指出,AI芯片业务在第四季度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已取代智能手机成为其最大的业务来源。这一转变凸显了市场对AI技术的关注,也对苹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整合要求。
股价与市场反应
受中国市场疲软以及全球销售放缓的影响,苹果股价在2024年1月16日下跌4.04%,收于228.26美元,为2024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年初至今,苹果股价累计下跌8.85%。
展望未来:苹果的应对之道
随着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消费者对AI功能的需求增加,苹果需加速推动其AI技术在中国的落地,并制定更贴近本土化的市场策略。此外,苹果还需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和优化用户体验,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
尽管当前挑战重重,苹果依然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全球生态系统优势。如果能及时推出“Apple Intelligence”等AI功能,并深化与中国消费者的互动,苹果或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夺回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