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一款风靡全国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又被网友称为“王者农药”),腾讯控股(00700.HK)的股价此前屡创新高,并一度登顶成为“市值一哥”。
近日,因部分青少年沉迷《王者荣耀》的问题,让这款游戏和腾讯均饱受争议。7月4日,腾讯的《王者荣耀》正式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7月3日和4日,人民网两次发文批《王者荣耀》。7月4日,腾讯股价大跌4.13%。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发现,因为这一口炸裂的“农药”,腾讯控股7月4日这一天跌去的市值,抵得上40家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
一天跌掉40家创业板公司
盘面数据显示,腾讯控股7月4日当天午后出现跳水,盘中一度跌至266.4港元/股。截至收盘,腾讯控股的股价收于269.2港元/股,跌幅达4.13%。
若以收盘价测算,腾讯控股的总市值为2.55万亿港元,较前一日缩水1099.45亿港元,折合957.62亿元(按1港元=0.871人民币元测算)。且当日港股通净卖出规模达2.05亿港元,这也是腾讯控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被港股通净卖出。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腾讯控股7月4日净买入的券商席位前三名为内资及香港本地券商,中银国际、恒生证券和富途证券分别净买入1.92亿、1.65亿及1.64亿港元。
净卖出券商席位均是海外券商,JPMorgan、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分别净卖出1.55亿、1.18亿和1.07亿港元。
腾讯控股是港股市场公认大蓝筹,近年来涨势不减,微信的大规模应用更是助推其估值稳步提升。日前,腾讯控股旗下游戏产品王者荣耀风靡一时,引发诸多争议,王者荣耀为此推出“限时令”,意在调控未成年玩家使用时间。特别是人民网等媒体发文质疑王者荣耀,令腾讯控股承压。
7月3日,人民网评论文章称,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7月4日,人民网再度发文点评《王者荣耀》称,“社交游戏”的监管不该只堵不疏,而应树立“大监管”理念,游戏制作方的源头设限、政府部门的审核监管、家庭成员的陪伴监护等,一个不能少。
另一方面,腾讯控股近期持续攀升,未有明显调整,也不排除7月4日的大跌系正常调整。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发现,因为这一口炸裂的“农药”,腾讯控股7月4日这一天跌去的市值,抵得上40家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当然,这40家上市公司里,包括了即将退市的欣泰电气,该公司目前的市值只有5.2亿元。
另外,受此影响,7月4日A股市场的手机游戏概念股跌多涨少:
(7月4日跌幅居前的A股手游概念股)
吸金游戏
一款吸金的游戏,往往能对背后上市公司的股价产生助推作用。前段时间里,网易股价的上涨,和当时《阴阳师》的火爆相关联,而今年以来腾讯股价屡创新高,《王者荣耀》无疑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根据腾讯控股披露的今年一季度财报,今年前3个月里,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5%达495.5亿元;经营盈利同比增长44%达192.7亿元。腾讯称,受《王者荣耀》、《龙之谷》等游戏的推动,一季度智能手机游戏业务实现的收入为129亿元,同比增长57%。
另有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王者荣耀》在腾讯控股的智能手机游戏业务板块无疑占了大头。
和A股创业板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做比较,腾讯一季度智能手机游戏业务实现的129亿元,抵得上22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
争议层出
这样一款火爆的游戏,给腾讯公司乃至游戏直播、竞技等带来了流量和业绩,但也因青少年沉迷等问题遭遇了争议。
7月3日,人民网发文称,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一方面,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关于虚构历史的争议,腾讯此前对《王者荣耀》部分游戏角色的背景做了调整,如将荆轲改名为阿珂等。
对于青少年沉迷问题的争议,腾讯日前宣布,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所谓“三板斧”包括: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陆时长;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其中,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
“虽然目前我们的相关措施会牺牲一定的短期效益,但我们还是坚定要跨出这一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李旻表态称,王者作为一款游戏产品,在游戏设计本身是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
这种“短期效益的牺牲”,也由此直观体现在腾讯控股7月4日的股价和市值上。
不止腾讯白马股纷纷“失蹄”
以腾讯控股7月4日的股价表现,该公司跌幅居恒生指数50家成分股之首。当天恒生指数50家成分股中,股价出现上涨的仅5家,并且,除腾讯控股外,银河娱乐、吉利汽车、中国神华、华润电力这几家公司的股价跌幅均超过了3%。
(恒生指数50家成分股7月4日股价表现)
A股市场来看,白马股也纷纷“失蹄”。今年上半年,白马价值股集体起舞,上证50、沪深300指数表现不俗,屡创阶段新高。不过,7月伊始,白马股相继出现回调。
截至7月4日收盘,贵州茅台下跌1.84%,收报451.92元/股。贵州茅台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达6.64%,与6月27日的最高价485元/股相比,市值损失超400亿元。除了贵州茅台以外,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五粮液、泸州老窖、海天味业、浦发银行、中国平安等多只业绩稳定股均出现连续下跌。
对此,一方面,不少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随着白马股股价不断上涨,估值优势减弱,一线白马股配置价值下降。如国金证券认为,从历史来看,过于集中的抱团取暖,在中后期,随着股价的不断上移,机构投资者开始审视自己持股的性价比(后期潜在超额收益与承担的潜在风险)的问题,由此,会适度的尝试性往外扩散配置。
招商证券也在最新的7月策略报告中指出,A股的估值中枢处在下行通道中,难以有系统性机会,同时由于业绩公告期带来的效应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削弱。因此,不建议投资者买入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也不建议在7月追涨已经涨幅较大的板块。
另一方面,仍有不少机构力挺一线白马股。如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A股由流动性主导,信用收紧是确定趋势,全球流动性蜜月期结束,中国货币政策在当前基础上易紧难松。短端利率可能再度上行将强化“以龙为首”的市场风格,而在10年期国债利率达到3.8%之前,弱势震荡格局很难被打破。建议继续关注一线龙头股的回调机会,并挖掘细分领域市场关注度较低的龙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