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反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经历了中兴与联想的风波,主导手机行业的情绪只剩惊徨。
根据一季度的趋势判断,由增量主导的时代已经结束,抢不到对手的市场份额,生存将出现前所未有的苦涩;联想的前车之鉴证明,在过去的生态链中用户是猎物手机厂商是捕食者,眼下似乎手机厂商成了猎物专利巨头才是捕食者——专利的弱肉强食,这是新的“白银时代”的生存法则。
当市场戳破了增量泡沫,专利成为整个行业继续发展的前提,厂商只能依靠无形的专利盾牌保护自己的产品。生产车间和供应链仍然坚固,没有专利的辅佐只能是风雨飘摇中的作坊。
锤子、美图秀秀、魅族,那些以“小而美”视为最大优势的厂商都已触礁,技术能力与专利储备成为了新时代的“入场券”。
在现实面前,厂商们还没有丢掉应有的冷静。增量消失是客观事实,他们无法扭转必须面对;不能补齐技术短板,自己只能是等待收割的庄稼,手里永远没有选择权,因此市场的头部企业都开始在技术环节不断发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成为全球的出货量前五大厂商。OPPO以2940万部的成绩位列第五,之后全部厂商总共只有1137万部的出货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年中,有出货量支撑的厂商启动了一场专利技术的军备竞赛。最先加入革命的是华为,或者说华为从来就没有离开革命。
看准了3D游戏对手机画面渲染和呈现能力的挑战,华为发布GPU TURBO技术,将手机的图形处理效率提升60%,同时功耗降低30%。通过开发麒麟处理器,华为已经在CPU环节触及底层技术,打通CPU与GPU只是时间问题。新技术发布不久,华为就宣布其出货量已破亿。
OPPO没有华为的技术能力,却也意识到将命运与综艺节目的收视率,超级IP剧的粉丝情结,或者体育比赛的明星背景墙捆绑束缚,已抵挡不住眉睫的风险,自己的基因是通信不是营销。于是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OPPO发布Find X会强调新产品融合闪充、旋转摄像头、激光对焦技术、微电机多轴防抖,以及与奥比中光联合开发的3D结构光等专利技术。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仅2018年上半年OPPO专利储备已达到1520项,身前只有华为和中石化两家企业。“对于OPPO来说,练好专利的基本功是本分。”按OPPO副总裁吴强所言,OPPO正在转型。
但相比于华为和vivo,OPPO在5G和技术创新上起步太晚,过去一年旗舰机发布节奏落后,接下来的2019年已经不容有失,否则掉落第一梯队并非危言耸听。
榜单中并未出现小米,不过根据其5月3日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其专利储备已超过1.6万项,其中50%的内容已获得海外授权,并与微软和诺基亚等企业签订交叉授权协议。算入三星与苹果两家专利巨头,出货量前五的厂商都在“变脸”。
手机厂商的躁动,很快将更新动能给产业链上。2018年上半年,欧菲光的研发投入为10.4亿元,同比增长32%;立讯精密的投入达到15.42亿元,同比增长67%;蓝思科技的投入达到8.66,亿元,该数据已达到同期净利润的两倍——坚持活着的厂商,谁都不希望就此被淘汰。
头部企业的专利储备越来越丰沛,并且很快与其他企业形成断层。共同构成1137万部出货量的尾部厂商,他们在技术和专利上的储备仍然过于薄弱,甚至还没有建立完善专利围墙的意识。
魅族15的滑铁卢余音未了,该公司的领导层又经历了走马灯式的轮转,期待着用人事变动的方式招揽用户;面对着日渐式微的市场,360重新拾起了性价比的方略,期待着用削减利润的方式吸引用户;或许参破手机市场的发展规律,惨淡经营的锤子决定另起炉灶,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中发布了加湿器、智能音箱、旅行箱,就是没有智能手机,期待着用全新的产品理念争取用户。他们在挣扎,不过越是努力,越是远离行业的正途。
“未来在全球手机市场上,有足够影响力的手机品牌不会超过5家。”眼看手机厂商的凋零,荣耀总裁赵明颇为感慨。
伍、喋血江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018年的冬天比往年更早,众多企业没能扛住外部的寒冷。
11月末,想尽办法也未能提振销量的美图最终选择放弃,打包旗下美图手机的品牌、影像技术和二级域名归于小米;
一个月后,三星通信部门总裁高东真嘴上说着要守住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却为产能为3600万部/年的天津工厂贴上封条;
眼看出货量持续下滑,刘立荣也承认了豪赌的事实,法院送来破产认定时,公司的总负债已经达到202.53亿元、债权人648家;
被复杂人事关系来回折磨的魅族,此时不得不焦急地等待着地方政府的资金续命……悲伤中浸透着无奈。
还有罗永浩的锤子,一直活在倒闭破产的传闻中。
没能抵御市场寒冷的厂商黯然退场,不过留下的厂商们也暗地焦灼,压力主要来自高通。
不久前,高通发布了2018财年第四财季财报。内容显示该公司营收为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9亿美元下滑2%;净亏损为5亿美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2亿美元,无论设备和服务板块,还是专利授权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市场的寒冷很快让上游厂商感受到压力,不过并没有让这个专利巨头瑟缩起来,而是更为激进地启动“攻击模式”,推进压力继续向下传递。
在尚未推出5G方案时,高通已公布了5G手机专利授权方案及物联网收费标准。按照最新的授权计划,手机厂商和物联网产品仍然躲不开高通税,将专利费设定在2.275%至5%之间(征收上限为400美元)。“我们的5G授权协议数量正在增长,基于5G之前的授权框架签署了20多个新的协议。”下滑的报表并没有影响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普夫的心情,安卓阵营仍高度配合,这也让高通更欣然在新时代完整复制一个旧江湖。
相比之下,苹果不太“听话”。不断下滑的出货量让操盘手蒂姆·库克焦头烂额,砍单、降价、加收服务费,这无可避免地让其供应链长期困扰在忧悒的心态中,更让苹果自己出现前所未有的狼狈。此刻,高通的逼仄更让他心情糟糕到极点。
“高通的行径是违法的,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认同我们的看法。”面对高通的封锁,库克表明了态度。
“随着我们与苹果的争端可能得到解决,我们相信将有非常大的机会来增加股东价值。”在高通财报电话会上,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普夫的回复更像军令状。
于是有了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针对苹果七款iPhone的禁售令,随后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判决苹果公司侵犯高通的智能手机节能技术侵权并颁发禁令。此起彼伏,无穷匮也。
经过第三方统计,2018年全球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14.56亿部。如同2018年那一场迟到的春雪,只有约600万部的下滑似乎并不悚然。然而数字背后隐隐绰绰的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没有“小而美”的童话,只有“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谁有更多的储备,谁就能成为“大鱼”,否则只能成为“小鱼”。
眼下,江湖还是那个江湖,盟主还是那位盟主,规矩还是那套规矩。不同点在于市场风紧,江湖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沙场,竞争的方式只会更加刺刀见红。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否则只得倒在“白银时代”的血泊之中。
厂商和行业专家们在增量时代已经种下忧患意识,早早预见行业的下滑,亦看破专利技术的险阻迟早掣肘企业向前。那是定数,逃不开也躲不过。厂商们随声附和多年,“狼来了”的故事讲了一遍一遍,当一切发生时,优胜劣汰不过是瞬间中事,试问定数放过谁?
回顾2018年,它开始得很美好,结束得很凄凉。一年时间,让一个多彩的人间,变成如今的孤寂冷清,行业越来越缺少惊喜,不过这或许就是定数。那些熟悉的面孔坚守着自己的定数,最终得以留存,这才是整个行业的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