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裁员,限制差旅,变卖资产,被投资人追债,私募投资抛售股票,从傲视群雄到断臂求生,从千亿资产到如今的九鼎似乎经历了太多,似乎很难让人相信曾经不可一世的九鼎会有今天的境地。
据GPLP君获悉,如今的九鼎从年初开始的裁员还在持续,当然,与之伴随的是各种法律纠纷。
从8月份九州证券踩雷金银岛,再到10月底的“吴强撞人事件”,2018年卖卖卖成为九鼎的一个主旋律。
内忧、外患,九鼎集团一直在煎熬中。
遥想当年,九鼎何其辉煌——2014年4月,九鼎投资挂牌新三板。
据其在新三版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九鼎投资每股610元,对应估值达111亿,而其2013年净利润仅3800万,对应市盈率高达292倍!
2015年九鼎间接收购了上市公司中江地产,随后重大资产重组装入核心资产,最终成功规避了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认定。
打着“中国最佳PE机构”的头号,昔日的私募千亿巨头九鼎集团,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从傲视群雄到断臂求生,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正是近年来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缩影。
曾经的投资圈神话九鼎投资是如何落到今天的田地?
这令所有人好奇。
1
九鼎窘境:负债高企,断臂求生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债务。
九鼎同样如此,如今的九鼎债务缠身。
据九鼎集团公布的有关数据,GPLP君了解到,九鼎集团目前负债高达651.53亿,短期负债高达364.99亿元。为了帮助九鼎集团融资,近80%的九鼎投资股票被质押。前三季度九鼎投资的基金新增实缴规模17.46亿元,而新增的投资规模15.41亿元。也就是说,如果后续九鼎投资在募资上依然没有起色,将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尤其是9月份金银岛踩雷事件的爆发更是让九鼎集团合伙人、九州证券前任董事长吴强被投资者围攻事件将这家私募巨头推向了风口浪尖。
事情的主因则是投资者的投资款因为亏损无法兑付。据九州证券的解释称,事情系九州证券发行的2个资管计划无法按时清算。
2017年7月和9月,九州证券相继发行存续期1年的“九州瀚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九州瀚海明珠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约1.92亿元和1亿元,投资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优先级份额,信托计划主要为金银岛(北京)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融资。
2018年8月初,金银岛旗下平台金联储“炸雷”,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被立案侦查,金银岛人去楼空,业务停止运营,传实控人王宏宇跟贾跃亭一样,已出走海外。
一年期的投资时间转瞬即逝,然而,面对现状,投资者如何不着急及维权索要投资款?
要知道,信托计划虽然号称要打破刚性兑付,可实际执行中敢于打破这个潜规则的寥寥无几。
然而,此时的九鼎拿什么来还?
这一困境与九鼎的激进投资及发展不无关系。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只要价格足够低,什么都可以买,只要价格足够高,什么都可以卖。”2018年3月24日的投资人交流会上,九鼎掌舵人吴刚、黄晓捷曾表示,作为投资公司,没有什么是不能买卖的。
九鼎集团犹如战车高速行驶,没有人想到有一天债务还不上会怎么样?
“大不了就卖资产、裁员了。”这是2012年九鼎集团危机时的做法,历史可以重来。
从2017年下半年起至今,九鼎集团以自身资金需求的理由不断减持所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权,有些甚至是清仓式减持。
仅2018年9月份九鼎就出现了多起减持公告:
2018年9月28日,诚意药业(603811)发布公告称,中原九鼎计划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及其他方式减持所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合计不超过897.6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54%。中原九鼎目前持股比例10.54%;
2018年9月15日,金能科技(603113)、江山欧派(603208)双双发布股东减持计划公告,金能科技表示,持股4.92%的股东苏州文景九鼎、苏州永乐九鼎等多位九鼎系股东计划未来6个月内减持共计不超过3324.07万股,即不超过总股份的4.92%。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九鼎集团间接控股的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寻求买家。
据GPLP君不完全统计,今年九鼎减持的公司还包括新天然气、欧普康视、博士眼镜、惠达卫浴、绝味食品、中旗股份等。
甚至九鼎集团还曾一度想要出售心爱的九州证券,只是出售未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