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九鼎集团在停牌1023天后复盘交易,交易首日开盘跌停。当天收盘价报3.42元/股。总市值也从千亿下跌至513亿元,逾500亿元市值一日内蒸发。并且直至收盘,盘面依然有超过3.6亿股卖单。停牌前,九鼎股份股价为6.83元/股,复盘日暴跌49.93%,股价则被腰斩。
截止2018年11月21日,股价为0.96元/股,市值缩减为144亿元,较复牌前1025亿元市值跌去近881亿元,跌幅超过85%,一切好像又回到原点。
而导致一切的原因,则是作为一家投资机构的贪婪与疯狂——在急于赚快钱、或者说无法从容地追求长期价值的背景下,根源于九鼎基因里改变命运的焦虑被赤裸裸的放大。作为投资圈“规则破坏者”,九鼎一度被同行“孤立”,被解读为激进作派的“快募快投”,正暴露了九鼎在投资心态上的不成熟。
“欲速则不达。”
慢,似乎是九鼎一直忌讳的词,“精力极其旺盛”、“干劲十足”“凶猛野蛮”等词汇都曾是九鼎的代名词。但是这一刻的九鼎的速度却不得不慢了下来,九鼎内部经历着5年野蛮生长后产生的阵痛,这场阵痛使得不少怀揣着PE梦的年轻人,选择默默地离开。
在如今的裁员风波当中,人数最多的开发团队和行研团队为重灾区,一般来说八九个人的团队裁2到3个人,从最晚入职的新人入手,基本上都是新人,给予一个月的补贴。
开发团队和行业研究团队占绝大多数,庞大的投研队伍虽然保证了九鼎源源不断的项目,但也造成了九鼎大量的投入和开销。因为太过缺钱,九鼎也不得不裁员以节流。
看似强大九鼎,它的起家之术及投资能力事实上并未得到主流投资圈的认可。
在GPLP君看来,以九鼎为代表的中国民营金融公司,早期发展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监管套利”的情形,但随着国家金融监管的趋严,套利现象逐渐式微,九鼎资本运作的大戏落幕代表着民营PE的大时代正在过去。
或许,伴随着如今的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简单的一二级市场套利早已经成为投资圈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