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体系现漏洞
从业主向记者提供的视频可见,业主与天诚的交涉大多伴随着激烈争执与利益冲突,而双方最终都未能谈妥。
天诚的负责人在与业主交涉中强调:“格力厂家给我的指导意见是,让我不要亏本把这个事情协调处理,处理掉就处理,处理不掉就算了,厂家的原话。”
按照受骗业主的理解,在无法联系到昆盟老板的情况下,天诚作为昆盟的上一级授权商,应当对此事承担一定的责任。
就格力授权经销商的标准等问题,记者致电格力浙江分公司——浙江通诚格力电器有限公司(下称:通诚格力)进行了解,但通诚格力市场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这样表示:“授权跟经济往来没有关系,授权只是针对品牌、品质和售后服务保障。”
而当记者进一步询问经销商是否有资格给其他公司进行授权时,对方则称:“授不授权没有关系,没有授权也一样可以卖,商品流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愿意卖就行。”
韩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就合同关系本身来讲,无论是天诚还是格力浙江分公司乃至格力总公司均不是该买卖合同的任何一方主体,业主受损与上述三个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三公司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为了品牌的社会信誉所主动担负的社会责任暂且不论。
律师严义明表示,一般来讲,格力无须承担责任,如果消费者从昆盟公司购买的话,仅由昆盟公司承担责任即可。
在受骗业主们看来,天诚作为上一级的经销商,其在给昆盟授权时,理应对昆盟进行资格审查,平时也应该尽到管理下一级经销商的责任。然而,天诚负责人在与受骗业主们的交涉中这样表示,天诚只是厂家的代理商,跟格力没有任何协议和合同,作为格力的代理商,格力并没有要求他们对每一个经销商进行资格审查。
就格力是否应该对经销商进行资格审查和管理,韩骁认为,通诚格力和格力总公司确实应当对经销商进行背景调查、授权资格审查以及日常管理,但是经销商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经营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上级授权商无法掌控的。总公司在选择经销商和维护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上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和漏洞,需要在这一方面进行改进和预警。
关于格力是否会要求把经销商和代理商名单上报到总公司,记者也联系了格力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名单会上报到浙江分公司,即通诚格力,由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一人跑路波及多方
在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看来,此次事件虽属于个别经销商事件,但会在舆论导向方面对格力带来一定影响。
另据韩骁所述,经销商的失信行为很容易让消费者将这笔账算在企业(格力总公司)头上,消费者不会管这起买卖合同建立的对方具体是哪个经销商,他们只会认为是这个品牌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无论是哪个经销商,其失信行为都会直接影响总公司的商业信誉,从而使得该品牌的整体形象受损。
对这起事件中的受骗业主来说,他们损失了钱财,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也丧失了对格力的信任。而一个经销商跑路,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毕竟在家电行业,经销商的跑路事件并不多发。
“先款后货”是家电行业的常态,表面看,天诚没有拿到款就自然不会给昆盟出货,似乎天诚并没有损失,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从天诚负责人与业主的交涉中可知,昆盟还欠天诚3万元货款没有付清。该负责人甚至表示,杭州天诚配合处理方案如果施行下去,天诚也将产生几十万元的损失。
据记者了解,昆盟跑路波及到的经销商不只天诚一家。因为“先款后货”原则,昆盟没有给天诚付款,在天诚那里拿不到货后,昆盟老板邱昭淦向另外一家名为杭州明朗空调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明朗)的格力经销商处借走了部分空调。
明朗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他(邱昭淦)说天诚没货,他离我比较近,平时有来往,我说这样的话就给你一点,没想到会这样。”据悉,昆盟至今欠明朗4万余元货款未结清。
明朗公司总经理向记者坦言,格力公司应该对经销商进行管理。
当一个经销商跑路,直接影响的将会是消费者的权益,但当事件持续下去,越来越多方的利益将会被波及。
对于格力公司是否会对经销商进行考核以及如何把控风险,格力总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主要是各个区域的销售分公司在管控,会有相关的政策和考核,但有的时候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格力现在也在研究如何杜绝出现此类情况(经销商跑路)。
7月10日,浙江通诚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杭州昆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携款失联一事的声明》, 声明中称:杭州天诚空调工程有限公司是浙江通诚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在杭州市的授权中央空调经销商,而杭州昆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杭州天诚空调工程有限公司的三级经销商,该公司主营装修业务,同时销售格力空调和其他品牌空调;杭州昆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邱某,因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在接受某小区工程项目单,收受百余家业主的装修款和中央空调款后携款失联属于不诚信行为,涉嫌违法,对此深恶痛绝;对在此事件中蒙受损失的消费者感同身受,并全力配合司法机关开展调查工作,与消费者一起以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督促杭州天诚空调工程有限公司积极与消费者协商,在法律范围内妥善处理善后事宜,落实兼顾各方合法利益的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