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黄光裕真的出狱了。
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刑罚执行机关的报请,依法裁定对黄光裕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
时针拨回十二年前,2008年的国美电器全年营收45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0.48亿元,是当时家电零售市场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而2019年的国美零售,全年营收594.83亿元,净亏损25.9亿元。在家电零售市场的份额,远远落后领头羊。
从1986年到2006年的二十年里,凭借着凶猛的价格战,大手笔的扩张与收购,以及新颖的宣传方式,黄光裕将国美电器,从北京一间不足100平方米的家电卖场,做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然而身陷囹圄十二年后,黄光裕如今面对的家电市场,是与过去迥异的互联网江湖,江湖中流行的,是新零售、社群营销、直播带货等与过去截然迥异的“招数”。
尽管如此,6月24日,黄光裕出狱消息被曝出之后,国美系上市公司股价依然全线大涨。江湖不曾等待过黄光裕,但江湖中仍有人在期待着黄光裕归来。
01首富黄光裕是怎样炼成的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和哥哥来到北京,在北京前门珠市口的黄金地段盘下了一家“国美服装店”,因为觉得自己不懂服装生意,家电则不愁没人买,不久之后黄氏兄弟便将这个服装店改名为“国美电器店”,做起了电器生意,并且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从这样一家“国美电器店”开始,黄光裕仅仅用了18年,就成功登顶全国首富。而国美电器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之一。这一切,离不开黄光裕个人的商业手段,而他的打法,我们或许能从下面三个故事中窥见一斑。
第一个故事开始于1987年,当时,尽管国美已经确立了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但却面临着如何让人们知道国美的问题。彼时的黄光裕,想到了利用《北京晚报》的中缝空白位置做广告的办法。
当时在报纸上做“中缝广告”的商家很少,因此黄光裕的这个创意让国美在一开始得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北京晚报》的广告位置。随着几十万份报纸的销售,“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以及国美当时每周销售电器的实时价格信息,也迅速为人所知。甚至于引领了企业在报纸中缝位置打广告的趋势。
第二个故事则是国美收购永乐和大中的故事,2006年的家电市场,国美和苏宁市场份额稳居一线,永乐和大中的则属于第二梯队。2006及2007年,国美先后以52.68亿港元、3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永乐与大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次的收购中,国美均表现出了虎口夺食的姿态。
2006年国美收购永乐时,永乐与大中刚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任北京大中总经理的宋虹表示,大中与永乐合作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对国美的竞争力,然而在令人难以拒绝的加码下,永乐与大中签署协议不久,就为国美所收购。2007年,国美再度出手收购大中,而在此之前,苏宁也曾打算收购大中的股份,但最终没能成行,根据当时的收购信息,国美的收购价格要比苏宁高出6亿元。
在大手笔收购永乐及大中之后,2007年国美的营业收入达到424.79亿元,超越苏宁,坐上家电连锁企业的头把交椅。
第三个故事则发生在2005年。彼时南京市场是苏宁的大本营,为了打入这一市场,黄光裕声称要为南京消费者“当两年搬运工”。当年7月,国美南京第一店新街口店正式开业,该店距离苏宁电器总部大楼仅百米之遥,新街口地带更是汇聚了五星、永乐等多家连锁家电店铺,激烈的价格战就此打响,据当时的业内人士估算,在国美介入后,南京家电市场价格下跌了十几个百分点。而这一幕,仅仅是当时国美在全国各地大打价格战的缩影之一。
就在国美在黄光裕的带领下攻城掠地之际,2008年黄光裕被刑拘,并于2010年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入狱服刑。此后十二年,互联网电商兴起,而国美则在经历债务危机、股权纠纷等种种困境之后,逐渐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