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以失败告终的收购案不在少数。2018年,曾经轰动一时的高通以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案,就曾因未在期限内获批告吹。虽然高通已经获得全球其他8个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但由于在最后期限中国并没有给出“允许”的答复,这场历时21个月的全球芯片史上最大收购案才最终落下帷幕。
如果整体出售遭遇阻碍,软银也将考虑将ARM分拆出售或者上市融资,实际上近两年,软银就已经开始着手操作了。
2018年6月,软银正式将ARM中国公司51%的股份出售给包括厚安创新基金等在内的中国投资者,ARM则保留了49%股权。此举,不仅可以帮助软银套现7.752亿美元,而且当时还打算将合资公司在A股打包上市,进一步变现。
今年7月,ARM公司宣布,计划分拆两大物联网业务,由母公司软银集团运营。分析称,此次分拆可能是为了ARM重新上市做准备,为了拿出更亮眼的财报盈利数字,以解决软银的财务之困。
此外,英伟达仅收购ARM的一部分业务,也是有可能的。例如,ARM的服务器业务在整个市场上份额不大,且亚马逊、华为等公司是ARM服务器业务和英伟达的共同客户,会更加容易通过反垄断审查。当然,这也要看软银是否愿意分拆ARM进行出售。
华为等中国企业躺枪,未来何去何从?
如果英伟达正式达成对ARM的收购,变成一家美国公司,或将对广泛采用ARM授权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是当头一棒。国内企业是否会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还能否得到ARM的授权,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就拿华为来说,虽然已经拥有了ARM V8芯片架构的永久授权,一旦ARM被英伟达收购,如果美国仍然不解封华为,那么华为就永远都无法获得ARM公司的最新芯片架构授权,竞争力无疑将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卡脖子”问题,更多的中国企业也不得已转向RISC-V,并将其视为“备胎”。
与英特尔X86架构和ARM架构相比,RISC-V还很年轻,诞生于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团队的一个新项目。其最大的特点是精简(模块化,可扩充)、开源、免费,而这些特性在芯片领域尚属首次。
芯片架构对比
“以前X86的知识产权被Intel和AMD所垄断,而ARM的授权费又十分昂贵。在RISC-V开源架构下,没有了知识产权的制约,谁都可以做芯片,中国企业有机会依托RISC-V获得更多创新。”对于RISC-V的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