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曾信誓旦旦说过,“健康这个领域做好了,能再造一个京东。”如今,京东健康这只独角兽的估值已经超300亿美元,目前京东的市值约1000亿美元。
9月27日晚,京东健康提交了赴港上市的招股书。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京东即将迎来第三家独立上市的子公司,而且从盈利能力和垂直赛道的成绩来看,这家独角兽的实力是目前京东系最强的一只。
随着疫情的催化,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医疗愈加关注。目前互联网医疗上市企业的普遍市销率(PS)在20倍至25倍之间,如果按照京东健康招股书中披露的2019年全年营收为108亿元计算,那么京东健康的估值在2160亿元至2700亿元之间,相当于317亿美元至396亿美元的区间。
在互联网医疗概念和京东的加持下,京东健康也吸引了很多明星投资人,翻查京东健康招股书,其中不乏明星投资人——高瓴资本、霸菱亚洲、中信产业基金、中金、国寿成达等,而在今年8月17日,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总额超过8.3亿美元,而实际上,高瓴资本不是今年8月唯一投资的投资者,在招股书中显示,京东健康向投资者发行B轮优先股,筹得资金约9.14亿美元(相当于71.3亿港元)。
市场消息称,此次京东健康计划筹资20亿美元,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亿元,加上今年8月筹得的9.14亿美元,以及未来上市的可能会筹得的20亿美元,粗略估计,京东健康通过IPO和发行B轮优先股、以及现在账上的现金,将超过200亿元。
为何在此时上市?
前有阿里健康早在2015年已经借壳上市,后有平安好医生在2018年登陆港交所,“不差钱”的京东健康为何选择此时上市?
2019年,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根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以及《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的实施意见》,国家计划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某些类型的试点药品来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并降低医药企业的交易成本。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改善项目管理、优化定价机制、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支付政策。
目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还在数字化初期阶段,2019年,中国大健康市场的数字化比例占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3.3%。
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让更多人重视到了互联网医疗板块的重要性,在这种大背景下,选择在此时香港资本市场IPO窗口期上市,“天时”非常好。另外,前有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的故事比较容易被市场看懂。
目前,阿里健康的市值约2493.69亿港元,超320亿美元。而阿里健康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营收96亿元,税后利润亏损1569.6万元,经调整净利为2.61亿元。
平安好医生的市值约1139.87亿港元,2019年平安好医生实现营收50.65亿元,同比增长51.8%;归属普通股东净亏损达7.46亿元,同比下降18.2%。2020年上半年营收27.47亿元,同比增长20.9%;净亏损2.14亿元人民币,收窄22.1%。
从业务收入的结构来看,京东健康既像阿里健康,拥有很高的电商属性,又不缺少平安好医生的在线问诊的业务成分,而无论是在线零售药店还是在线问诊业务,单以2019年的收入计算,京东健康都跑到了市场最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