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果说聊天宝只是low的话,电子烟则更让人不可思议。
电子烟本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革命性”产品。近期虎嗅发布《罗永浩:偶像崩塌,从电子烟开始》,评论区骂战不断。
需要强调的是,从公开资料上来看,罗永浩和FLOW 福禄电子烟没有直接关系,公开的创始人是锤子的前001号高管朱萧木。在发布会上,罗永浩也一再强调,这款电子烟是为了戒烟的而发布的,没有吸烟的最好不要买,而且购买需要身份证信息防止未成年人购买。
在福禄 FlOW 的宣传页面上,也有小字标注提示:
但这样的免责条款,就像是印在精美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都是摆设。《广告法》禁止做烟草广告,尽管电子烟广告就是个擦边球,但是还没有一家电子烟厂商敢像罗永浩这样大张旗鼓地做广告。
首先,的确如罗永浩所说,英国公共卫生部确实宣布,相比于传统香烟,电子烟能够减少95%的伤害;英国下议院也确实建议将电子烟纳入处方,让烟民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物使用,有助于戒烟,减少对烟民的伤害,甚至放松对于电子烟广告的监管,认为不用担心青少年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是代表着科学界没有反对意见。在下议院的“鼓吹”报告出台之后,《柳叶刀》杂志立刻反击,指责报告不客观,建议太极端,简直病态——“The more extrem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is report lack a firm evidence base and are disappointingly ill advised at this time。”(关于电子烟详细的争论科普可见网友菜菜_hs的:电子烟的罗生门)
如果作为一个短期的戒烟替代物,那么电子烟是有益,但这是建立在“电子烟确实能够帮助烟民戒烟”的前提之上, 这也是罗永浩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的一点。
但是这看起来是可疑的。根据2016年《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E-cigarettes and smoking cessation in real-world and clinical setting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研究,通过对比4万名烟民发现,使用电子烟的烟民戒烟比例,反倒低于使用一般的烟民。2018年,美国也有发表了类似的研究结果(“Are 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s helping cigarette smokers quit? Evidence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U.S。 adult smokers, 2015-2016。”),研究分析了1284名烟民,也并没有发现电子烟真的能够帮助烟民戒烟。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卫报报道(“Hon Lik invented the e-cigarette to quit smoking – but now he‘s a dual user”),电子烟的发明人韩力(Hon Lik),虽然最初希望能够凭借电子烟成为戒烟的工具,但是他本人还是两者都吸。这对电子烟能戒烟说法可以说是个绝佳的讽刺。
长期来看,电子烟是新生事物,确实没有统一的医学证据证明有害,但是这并不代表无害,相反,电子烟内所含的尼古丁也是有成瘾性的,所含成分也有各种潜在危害,只是现在,既无法确认,但也没能完全排除。要知道,医学界用了20年左右(1950~1970)才将证明传统香烟和癌症等疾病之间的联系,但那样的代价太高了。
2014年,世界卫生曾经提议禁止电子烟,世界卫生组织的控烟专家佩鲁戛在接受财新采访(《成为电子烟生产第一大国之后》)时说:
“一些人会说电子烟的风险非常低,我们的问题是有多低?如果吸传统烟草像是从100楼往下跳,那抽电子烟只是从更低楼层往下跳,但是从哪一层楼?我们还不知道。”
最麻烦的是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需要强调的是,罗永浩在发布会上一再强调,不会向未成年人销售,购买需要身份证。
这是所有电子烟草公司都强调的事情,可是所有的市场营销策略都是针对年轻人(包括未成年人)的,强调设计的时尚感和科技感,还有各种新奇的味道,而且都是对传统香烟不感冒的年轻人。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前主席左伟国在接受财新采访(《成为电子烟生产第一大国之后》)时称,
“这些新鲜玩意就是为你们年轻一代设的……他们现在把电子烟做得像智能手机一样,也有充电器,很好看,还在其中又加入各种味道。”
“你说电子烟危害小,可以用来戒烟,我勉强相信,那你为什么要把电子烟变成有味道的?还是为了吸引,包括新奇的外观设计,都是想做成年轻人喜欢的样子。”
根据CDC(疾控中心)的数据(“Notes from the Field: Us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Any Tobacco Product Amo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 United States, 2011–2018”),在高中和中学同学中,电子烟的使用比例经过了一个过山车一样的变化, 但总体向上,截止2018年,高中生中的使用比例达到20%左右,初中学生比例为5%。而在2011年,两者的比例都在1%左右。
根据另一项援引自《新英格拉医学杂志》的报道(“National report finds dramatic increase in teen vaping”)2018年,又有130万新增未成年人开始吸烟了。这种趋势不仅仅是在美国。根据财新报道(《成为电子烟生产第一大国之后》),在香港一项调查发现,居然有2340名学生的四至六年级学生吸过电子烟。
要强调的是,针对青少年,甚至未成年人来讲,他们本身对于传统烟草的兴趣是下降的,是电子烟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6.520,0.04,0.62%)的大门。换句话说,电子烟可能会成为他们迈入传统香烟的助推器,如果没有电子烟,他们吸烟的可能性会小很多。根据《纽约时报》引用的研究,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去尝试传统香烟的可能性,是没有尝试电子烟的4倍多。
有批评的声音认为,禁止电子烟是因为政府眼红烟草税。但这说不通,根据上面的研究,电子烟可能已经成了传统烟草公司引流的工具。传统烟草公司和电子烟草公司是在走向融合,所以当香港拟禁止电子烟时,国际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旗下拥有万宝路)立刻发文抗议。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罗永浩和FLOW福禄电子烟没有直接的关系,项目是否属于锤子内部孵化也不得而知,但是在这样一个公共场合,罗永浩给出关于电子香烟的信息就是极为片面和极具误导性的。
任何形式的烟草营销都是在营销死亡,电子烟也没什么例外。
一个以设计为骄傲的理想主义者公开参与到这个赛道,发布极具争议且可能含有误导性的信息,真是让人无奈和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