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公司OYO的麻烦从来没有停止过。
2019年6月,OYO宣布在中国全面实行2.0模式。仅仅过去半年时间,继1.0模式失败之后,2.0模式如今也陷入困境。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业主纷纷寻求OYO解约和支付协议尾款,他们同时还需要面对一个被OYO大量补贴搅乱的中小酒店市场。
OYO并不拥有自己的酒店,而是以加盟模式整合单体酒店,从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在此前的1.0“轻加盟”模式中,单体酒店可以使用OYO品牌,OYO为酒店业主提供统一装修补助,以及包括OTA和OYO的打包导流,收取3%-8%的加盟抽成。而2.0模式则强调对业主的“强控制”,酒店业主统一使用OYO的PMS(酒店物业管理)系统,同时OYO为业主提供保底收入,超出保底收入部分的收益双方分成。
OYO由年仅18岁的李泰熙(Ritesh Agarwal)在2013年创办于印度,2017年进入中国。OYO对外宣称,只花了2年时间,其在中国已经拥有10000多家酒店、50多万间客房,续约率达到97%,并成为国内最大的单品牌酒店。
除了进入中国市场之外,这家由印度起家的公司也已经布局全球。截至目前,OYO的融资总额已超过17亿美元。它的打法正是其投资方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最喜欢的打法:进入一个市场快速扩张,并通过巨额资金建立规模获得市场垄断。
从B轮融资开始,孙正义就出现在OYO背后。据《财经》报道,孙正义每个月要花3天时间和李泰熙待在一起,“软银把OYO当成他必须要赢的事情。”
不过,进入中国的这两年时间里,关于OYO的明星高管“傀儡”团队频繁更替、裁员不断、“僵尸房”数量众多、业主纷纷寻求解约的新闻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中国,OYO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快速扩张暗藏着崩盘的隐患。
在共享办公空间公司WeWork上市失败、估值大跌之后,孙正义正在面对全世界的质疑。而OYO此时在中国市场暴露出重大问题,它会不会又是资本烧出来的一个泡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