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海尔的张瑞敏抡起大锤,亲手砸掉一台价格800元的冰箱,海尔的传奇故事也由此展开。800块钱,相当于当时海尔一个工人三年的工资。因为质量问题,张瑞敏带领海尔的员工共砸掉了76台这样的冰箱。这在中国家电发展史上乃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上,都是非常值得铭记的一件事。因为它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开启了一个新的质量时代。
据说,那把铁锤至今仍收藏在国家博物馆里,编号为“092”。
33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计划经济的质量竞争时代、再到成本与规模的竞争时代,如今则进入了关注市场和客户的时代。海尔仍旧是中国乃至全球冰箱销量的王者,但近十年来,“没落”、“风光不再”这样的词汇却常常与海尔一起出现。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家生产普通家电产品,亏损额达147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张瑞敏出任该厂的厂长,并制定了海尔的第一个发展战略——名牌战略。1985年,张瑞敏的朋友想买一台电冰箱,在厂里挑了好久,终于挑到一台没有毛病的产品。这件事对张瑞敏触动很大。在朋友走后,张瑞敏下令把厂房里的400台冰箱拉出来全面检查,发现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梳理海尔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一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发展史上的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92年开始,海尔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海尔通过持续的兼并整合,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扩展,到1998年时海尔的产品已经达到几十个。
此时,海尔通过向并购企业输出海尔的管理模式,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最终把兼并企业做强。海尔把这种被兼并的企业称为“休克鱼”。张瑞敏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的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1999年之后,已经占据市场第一、成为中国“家电王国”象征的海尔意识到在国内的增长空间有限,于是开始了国际化战略。此时,海尔前期扩张的弊病和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出来。2005年12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海尔宣布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与全球化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在于,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截至到2016年,海尔在美洲、欧洲、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中东非、澳洲等地均有相应的研发、工厂以及营销方面的布局。
从砸冰箱、创名牌开始,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开启了中国家电行业的一段商业神话。
作为全球家电龙头,海尔早在2004年就实现了1016亿元的销售额,而与海尔同时期成立的美的、格力是在8年之后,其销售额才跻身千亿元俱乐部的行列。
海尔与美的同在1993年上市,而格力电器则是在3年之后的1996年上市。在2006年之前,海尔的市值一直领先于格力和美的。在2006年年末海尔的市值为110.31亿元,是美的的1.5倍,格力的1倍。
此时,在中国的家电行业,海尔是绝对的NO.1,可谓是风头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