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索斯创办亚马逊时,科学地分析了哪些品类适合在网上卖,他认为至少有两个标准,一是标品,二是对体验试用的要求不高。分析下来,最适合的应该是图书。然而,服装正相反,是最非标的品类,是最需要试穿体验的品类。那么为什么引爆中国电商的是这个看似最不适合电商的品类呢?
当时中国的服装的倍比非常高,有时高达20倍之多,出厂价50块钱的衣服到店里卖1000块。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个是当时中国零售业的效率特别低,零售业三大基础设施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都很原始,所以需要通过无数层代理才能接触最终消费者,实现销售。每一层代理都多多少少起到了营销、仓储、垫资等作用,都付出了劳动,都承担了风险,都需要回报,于是层层代理层层加价,最终到店里货架上的价格就非常之高了。这是零售业的普遍情况,所有品类都这样。
第二个原因是,服装行业还有其特殊性,售罄率低。服装有季节性、时尚性,容易过时,过时就卖不掉,或者卖不出好价钱,商家就赚不到钱。所以,假设售罄率是50%的话,商家就要把另外一半卖不掉的货品的成本也算到卖价里去,这样总账才算得过来。所以服装的倍率比其他品类又高很多。
第三个原因,中国的供应链的效率低。假设售罄率很高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也不会这么突出,然而当时中国的供应链效率很低,从开订货会下单到生产出来到店里上架,得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消费者的需求很可能已经变了,而且本来靠开订货会这种方式通过代理商间接地捕捉消费者需求的方式准确率就不高。 这两个因素一叠加,售罄率就更上不去了。售罄率越上不去,售价就越下不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商出现了。
首先,过季清仓的货品可以放网上卖,价格当然是极便宜的,本来线下过季的衣服有时都秤斤两卖。电商成了一个“下水道”。
其次,非清仓的货品因为中间少了很多环节,价格也可以极大下降。同样一件衣服,线下商场卖1000块,线上商场卖500块。当然这遭到了线下的强烈抵抗,线上线下的博弈另外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