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中国的特殊情况导致服装引爆了电商,电商从一开始就是低价、甚至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这和美国很不一样。电商出现时,美国的零售业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备,供应链效率也已相当高了,电商的价格并不比线下低多少,很多时候是完全同价。比如Zara的官网,所有货品和线下同款同价同时同量,一视同仁。Zara是世界快时尚的标杆,柔性供应链响应能力非常强,从下单到上架只需一个星期的时间,售罄率非常之高,没有必要把互联网作为清仓的“下水道”,无货可清。
从长远来讲,这是正确的方向,是所有服装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互联网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难道对于服装行业只能扮演下水道的角色吗?显然不是,这只是电商的第一阶段,现在已经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电商平台只靠疯狂打折获客的日子已经过去,开始做更高质量的营销,商家也开始把线上作为一个和线下并驾齐驱的渠道,不再是线下的“下水道”,正价新款、商场同款、线上特供款等的比例越来越高,阿里、京东纷纷推出新品冷启动、新品全链路等扶持新品的政策,并根据价格段配置资源,向正价、高价货品倾斜。而这正是亚马逊一开始坚持的事情,可惜它坚持得太早了。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做决策是关键,几乎任何一个决策,抽离了空间、时间的维度都无所谓对错。
亚马逊中国和美国总部保持一致,坚持不做广告
这个错误和坚持不打折促销是一样的。不给电商业务打广告是亚马逊全球统一的规定,它认为中国也应该这样。然而只靠口碑宣传获客的速度太慢了,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临界点爆发。亚马逊注定等不到这个临界点,它的竞争对手正在铺天盖地打广告。中间亚马逊也反悔过,破例在中国打广告,但是这个水土不服的品牌广告没有带来相应的销售增长,没能品效合一,只是给亚马逊全球电商部门提供了弹药,之后几年都把中国区广告当作成本失控的案例在全球宣讲批斗。
亚马逊的电商业务江河日下,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是何等的高调风光,简直是气势汹汹,然而等到2012年中国电商大战拉开序幕的时候,亚马逊连参战的资格都没有了,只有掩面观战的份儿。现在更是彻底偃旗息鼓了。
为什么会这样溃败?其实这样的结局不少业内人士早有所料。去年在吴晓波的《十年二十人》节目中,刘强东就提到,当年京东跟亚马逊竞争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感觉就是亚马逊对其中国团队缺乏信任。中国市场变化快,如果前线没有大规模授权的话,是会出问题的。
亚马逊身在中国,大脑却在美国。据说亚马逊中国的真正的负责人一直是外国人,而且是从来没有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其实亚马逊中国只是一个运营中心,并没有决策权,让中国人来执行又何妨,大概是怕中国人执行不到位的缘故。结果执行很到位,公司死了。
如果要找一个这个现象背后的最深层次的根本原因的话,或许可以用“傲慢与偏见”这个词组。
国际互联网巨头的傲慢、对中国的偏见导致它们作出一系列的愚蠢决策,世上有两样东西会让智商瞬间下降,一是爱情,二是傲慢。
这一系列愚蠢决策中的第一个决策就是所有决策都收归总部,中国公司只负责执行。然后总部的所有决策根据美国的情况进行,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因地制宜。亚马逊收购卓越后全力以赴“去中国化”,试图把这个公司变成一个“纯粹的亚马逊”,它做到了,然而它做到的那一天也是它退出中国的那一天。